【题目】(1)原子序数大于4的主族元素A和B的离子为Am+和Bn-,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据此判断:
①A和B所属周期数之差为________。
②A和B的核电荷数之差为________(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
(2)A、B两元素,A的原子序数为x,A和B所在周期包含的元素种类数分别为m和n。如果A和B同在第ⅠA族,当B在A的上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当B在A的下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如果A和B同在第ⅦA族,当B在A的上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当B在A的下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他在这个实验中采用过的方法有
A.用秒表计时
B.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进行数据分析
C.改变斜面倾角,比较各种倾角得到的x与t的平方成正比,然后将斜面实验的结果合理“外推”,说明自由落体运动是特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D.改变斜面倾角,比较各种倾角得到的v与t成正比,然后将斜面实验的结果合理“外推”,说明自由落体运动是特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化学原理是:
已知苯甲醛易被空气氧化,苯甲醇的沸点为205.3 ℃,苯甲酸的熔点为121.7 ℃,沸点为249 ℃,溶解度为0.34 g;乙醚的沸点为34.8 ℃,难溶于水。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的主要过程如下所示:
试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乙醚溶液中所溶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2)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__,产品甲是________。
(3)操作Ⅲ的名称是________,产品乙是________。
(4)如图所示,操作Ⅱ中温度计水银球上沿放置的位置应是________(填“a”、“b”、“c”或“d”),收集产品甲的适宜温度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双选题)关于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硫的非金属性较强,所以只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
B.分离黑火药中的硝酸钾、炭、硫要用到二硫化碳、水以及过滤操作
C.硫与金属或非金属反应均作为氧化剂
D.1.6 g硫与6.4 g铜反应能得到8.0 g纯净硫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若通入直流电5 min时,铜电极质量增加2.16 g,试回答:
(1)电源电极X的名称为________。
(2)pH变化: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通电5 min后,B中共收集224 mL气体(标准状况),溶液体积为200 mL,则通电前Cu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设电解前后溶液体积无变化)。
(4)若A中KCl溶液的体积也是200 mL,电解后,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设电解前后溶液体积无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原子的电子总数是其K层电子数的3倍
B.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r(X)>r(Y)>r(Z)>r(W)>r(Q)
C.Q的单质能与W的氢化物发生置换反应
D.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Q的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将蔗糖溶于水配成10%的溶液,分装在两支试管中。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1)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没有红色沉淀产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二个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硫酸,再放在水浴中加热,再加入足量NaOH并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
①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加入足量NaOH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上述实验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