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的地理特征是(  )

A.地处中低纬,热带地区范围广大

B.地形以高原为主,海岸线曲折

C.P湖泊为外流湖,水量季节变化较大

D.A国热带草原面积广阔,粗放式畜牧业为其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

2.B港不具有的地理特征是(  )

A.筑港的地形条件较好,是所在国家的最大港口

B.地处“西方海上生命线”海域,地理位置重要

C.位于好望角西北,地处西半球

D.7月,港口附近海区风大浪急

 

1.C

2.C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图示区域是南非,地处中低纬,亚热带地区范围广大,A错。地形以高原为主,海岸线平直,海湾少,B错。根据图中河流最终注入海洋,所以P湖泊为外流湖,湖泊的补给河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所以湖泊水量季节变化较大,C对。A国热带草原面积广阔,大牧场放牧业为其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D错。

2.B港是开普顿,筑港的地形条件较好,是所在国家的最大港口,A是。地处“西方海上生命线”海域,地理位置重要,B是。位于好望角西北,地处东半球,不是西半球,C不是,选C。7月,港口附近海区风大浪急,D是。

考点:世界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特征,港口的建港条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地理(海南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年3月P地(位置见图7)发生强烈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导致附近某核电站核物质泄漏,泄漏到海洋的核物质主要通过洋流扩散。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7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环境受本次核物质泄漏影响最大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P地位于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带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带

C、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地理(上海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五)根据我国北方半湿润区某小流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率图,回答问题。

1.1998年之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主要表现为

A.由耕地、草地向林地转化

B.由耕地、草地向水域转化

C.由耕地、草地向城乡用地转化

D.由城乡用地向耕地、草地转化 

2.据图可以推断,从1976年到2010年该流域生态环境

A. 前期改善明显,后期改善缓慢 B. 得到持续明显改善

C. 前期改善缓慢,后期改善明显 D. 改善效果不甚明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海南三亚市高三下世界地理试卷二(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下列4个国家首都中,最早迎到旭日东升的是( )

A. 伦敦 B.纽约 C.东京 D.开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海南三亚市高三下世界地理试卷一(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甲、乙两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与N河相比,P河(  )

A.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小

B.有结冰期,且结冰期较长

C.多峡谷,落差大,水能蕴藏量更大

D.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2.关于两图所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地农业人口比重均较大,劳动生产率都较高

B.两地均是世界天然橡胶、咖啡、香蕉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区

C.甲图所示地区的畜牧业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D.乙地草原广阔,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大牧场放牧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江苏省淮安市高三5月信息卷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A【海洋地理】北京时间2014年4月2日7:46(当地时间20:46),智利西北部附近海域发生8.0级地震。位于夏威夷的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发出警告。

(1)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本次地震发生的原因。(2分)

(2)据图判断海啸抵达夏威夷的时间大约是北京时间 ,夏威夷在接到海啸预警后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4分)

(3)震中附近海岸类型主要是 ,这类海岸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是 和 等。(3分)

(4)1960年智利大地震引发的世界最大海啸使日本东部沿海地区受到损害,但对我国影响很小。简析我国大陆沿海受其影响小的主要原因。(1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江苏省淮安市高三5月信息卷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某城市及其郊区气象、水文要素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2011年夏季,我国许多城市出现了严重的内涝现象,原因主要是城市建设导致市区

A.地表径流量增大B.受锋面影响较大

C.蒸发量大于郊区D.地表水下渗减少

2.下列减轻城市中心区内涝的措施中,较合理的是

A.将市中心的地表水调往郊区 B.提倡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C.大力改造城市基础设施 D.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佳木斯一中高二上开学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重要的限制条件是( )

A.土地资源不足 B.化肥、农药不足

C.劳动力不足 D.水资源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成都市高三九月入学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材料二:雅鲁藏布江(Yarlung Zangbo River)在古代藏文文献中称为“央恰布藏布”,意为“从最高顶峰上流下的水”, 位于西藏自治区, 是中国最高的大河,发于西藏西南部喜马拉雅山北麓的杰马央宗冰川,上游称为马泉河,由西向东横贯西藏南部,绕过喜马拉雅山脉最东端的南迦巴瓦峰转向南流,经巴昔卡出中国境。它的长度超过曾号称世界之最的美国克罗拉多峡谷(长440公里),深度超过了曾号称世界之最的秘鲁科尔多峡谷(深3200米左右),是中国几代科学家经过长期艰辛努力后蓦然发现的,水能蕴藏量丰富,在中国仅次于长江。

(1)描述西藏地区年降水量线的空间分布特点,并简述年降水量线明显向雅鲁藏布江上游凸出的主要原因。(3分)

(2)简述甲乙两区域河流流向的差异,并分析影响流向差异的主要因素。(4分)

(3)试评价雅鲁藏布江建设水电站的条件。(4分)

(4)该地髙寒环境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