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成都作为四川省会、西部中心城市,对外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强,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下图为成都市2001-2008年人口增长统计图,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总人口数、户籍人口数、迁入率、机械增长率。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表示迁入率的曲线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人口变化给成都市带来的影响是
A. 老龄化趋势加剧 B. 社会公共资源相对不足
C.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 产业结构升级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 年 3 月 27 日晚,图中埃特纳火山喷发,大量火山灰和岩浆喷涌而出,造成了人员受伤和财产损失。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区多火山的主要原因是
A. 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B. 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C. 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
D. 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2】埃特纳火山喷发出的熔岩来自地球内部的
A. 硅铝层 B. 硅镁层 C. 岩石圈 D. 软流层
【3】按自然灾害成因和发生过程,火山爆发属于
A. 地貌灾害 B. 地质灾害 C. 气象灾害 D. 海洋灾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温差最大可达30℃左右,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湿润凉爽的小气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冷岛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受控大气环流的差异
B.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
C.阳光照射强弱的差异
D.绿洲与沙漠距海远近不同
(2)上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冷岛效应”最显著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1978-2008年中国人口重心演变轨迹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我国人口重心移动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移动不规则,向东移动频率最高
B. 移动距离:东西方向大于南北方向
C. 移动速度:南北方向稍快于东西方向
D. 2000年后主要向西南方向移动
【2】关于我国人口重心移动原因,合理的是
A. 1996-1997年,人口重心西移与自然灾害有关
B. 2007-2008年,人口重心北移与生态移民有关
C. 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导致人口重心移动的主导因素
D. 人口重心移动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乙地区荒漠化较严重,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2)图中城镇形成早期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该地区冬春季城市大气污染较严重,主要原因可能是什么?
(3)图中文物古迹分布较广,但损毁较严重,试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缅油气管道工程缅甸段第一标B段主线路工程于2011年8月1日打火开焊,并在缅甸曼德勒市举行了正式开工仪式。由于管道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严重,中缅油气管道是目前我国管道建设史上难度最大的工程之一。
材料二 目前中国进口原油的80%是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的。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的敏感地带之一,目前控制在美国太平洋舰队手中;同时该海域海盗活动也比较猖獗,全球60%的海盗袭击都发生在这里。
材料三 缅甸天然气储量位居世界第十,已确定的天然气储量为25 400亿立方米,已确知的原油储量为32亿桶。近年缅甸每年生产原油4 000多万桶和天然气80多亿立方米,出口天然气50多亿立方米。
(1)简述中缅油气管道国内段的地形特点。
(2)中缅油气管道的修建对缅甸的发展有何影响?
(3)中缅油气管道的修建对云南省的发展有何影响?
(4)我国已规划布局了西北、东北和海上三大油气战略通道,再建设中缅油气管道的意义何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城市服务范围的嵌套理论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汽车“4S”店在甲、乙、丙、丁布局的先后顺序是(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乙、丙、甲
D.丙、乙、甲
(2)生活在甲城市的人们,下列行为最合理的是( )
A.去乙城市购买生活日用品
B.去丙城市上大学
C.去乙城市医治疑难杂症
D.去丙城市购买高档时装
(3)下列有关图中城市的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丙、丁两城市的服务范围相互排斥
B.乙城市的服务范围包含了甲城市全部的服务范围
C.甲城市的服务范围是丙城市的6倍
D.丁城市只有部分服务范围嵌套在乙城市的服务范围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