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水系:甲区域呈向心状,乙区域呈放射状
B.甲区域的河流为内流河,乙区域的河流为外流河
C.补给:甲区域以冰雪融水为主,乙区域以积雪融水为主
D.汛期:甲、乙两区域均以夏汛为主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黑龙江大庆高三一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右图中EF、MN两线相交于O点,O点为北极点,∠NOF等于60°,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图中OF为晨线,太阳直射35°W,则ON的经度为( )
A.175°E B.90°E C.65°W D.5°W
2.若图中MOE表示地球上旧的一天的范围,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
A.20时 B.16时 C.8时 D.4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陕西省高三上二模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中国四大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
A.abcd B.adbc C.dbac D.dcba
2.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洪涝灾害 B.b—土壤肥力
C.c—灌溉水源 D.d—生长积温
3.有关四大区域主要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水能
B.b——煤、石油
C.c——石油、煤、天然气、水能
D.d——煤、石油、水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陕西渭南市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是地球不同纬度地区二分二至日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日总量(焦/平方厘米·日)状况。造成同一纬线上太阳辐射量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3月21日 | 6月22日 | 9月23日 | 12月22日 |
90°N | 0 | 4 644 | 0 | 0 |
70°N | 1 322 | 4 364 | 1 305 | 0 |
50°N | 2 481 | 4 268 | 2 452 | 757 |
30°N | 3 343 | 4 205 | 3 301 | 2 008 |
0°N | 3 862 | 3 406 | 3 816 | 3 636 |
30°S | 3 343 | 1 883 | 3 301 | 4 489 |
50°S | 2 481 | 711 | 2 452 | 4 556 |
70°S | 1 322 | 0 | 1 305 | 4 661 |
90°S | 0 | 0 | 0 | 4 958 |
A.黄赤交角的存在 B.公转速度的变化
C.自转速度的变化 D.日地距离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陕西渭南市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北京和广州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正确的是( )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大于广州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广州
D.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重庆长寿实验中学高三第二学期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为“我国重庆长寿连续两天日出、日落时刻(北京时间)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 )
项目 | 日出时刻 | 日落时刻 |
今日 | 07∶03 | 18∶08 |
明日 | 07∶04 | 18∶07 |
A.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B.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D.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重庆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地中海沿岸某地区等高线图,回答问题下列小题。
1.图中湖泊的①②③④四地地形最为平坦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2.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处能欣赏到瀑布景观
B.图中最高处海拔为550~600米
C.夏季河流流量较小
D.乙处位于山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辽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2010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重点进行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上游和雅鲁藏布江水能资源的勘查和开发规划工作。
(1)甲图方框所示地区某季节的气温分布如图乙所示,试根据等温线的分布特征说明该地地形特点。(6分)
(2)乙图中B地的降水量远大于A地,试分析原因。(4分)
(3)有学者建议在怒江和雅鲁藏布江上修建水电站,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辽宁沈阳东北育才学校高三上一模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岩溶地貌分布广,其中西南地区最为典型。图10为岩溶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图示岩溶地貌的形成先后经历了( )
A.沉积、抬升、侵蚀 B.冷凝、抬升、侵蚀
C.风化、侵蚀、搬运 D.风化、侵蚀、沉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