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我国北京及沿海省区耕地、水资源对比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我国沿海省区(  )

A.水土配合总体较协调

B.北方水土配合较协调

C.南方水土配合较协调

D.水土配合总体不协调

2.图中缺水严重的省区,缺水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径流量大

B.蒸发量大

C.耕地比重大,水资源利用率低

D.中低产田分布广

 

1.D

2.C

【解析】

试题分析:

1.图示我国沿海地区水资源所占比重较大,而耕地所占比重较小,所以水土配合总体不协调;而图示主要为我国沿海省区。故选D。

2.图示缺水的省份是因耕地比重大,水资源利用率低;而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径流量小;缺水的省份纬度高,蒸发量小;中低产田对水资源没有影响。故选C。

考点:中国的自然资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辽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小明对家里的一页日历(下图)产生了兴趣。以下是他根据图示信息作出的判断。

1.秋分现象发生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A.136°15′W,0° B.175°45'E,23°26′N

C.43°45′E,0° D.34°15′E,0°

2.此时节,小明搜集整理的下列信息正确的是( )

A.东北地区农作物收割结束

B.我国锋面雨带开始南移

C.塔里木河汛期结束

D.全球各地6点日出,18点日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辽宁大连四十八中高三一模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

A.降水量增加  B.蒸发量增加

C.下渗减少 D.地表径流减少

2.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b)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Ⅱ、Ⅰ D.Ⅰ、Ⅲ、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辽宁大连四十八中高三一模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左下图“某风景区等高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点河流流速最快

B.②点是拍摄该风景区主峰照片的最佳地点

C.③点是观日出最佳地点

D.④点位于⑤点正西方向

2.右上地形剖面图是依据等高线图中的哪一剖面线绘制的 (  )

A.L1 B.L2 C.L3 D.L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辽宁大连三中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二.综合题(四小题,共56分)

45.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中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12分)

 

 

(1)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    ;根据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上图所示是北半球的 (季节)。(2分)

(2)据图分析,气候类型⑤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要说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气候类型③的成因是        。(2分)

(3)气候类型①所示地区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由气候①→②→③→④→⑤变化所产生的自然带变化反映了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说明__________因素对该差异的影响明显。(3分)

(4)图中⑥所示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类型④所示地区主要的水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写两个)。(3分)

(5)除了亚洲东部外,其他地区有没有⑥气候分布?为什么?(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辽宁大连三中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某地形区面积为10.89×104 km2,1月份均温为-16.4℃,7月均温为21.9℃。下表示意该地形区1954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构成情况,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年份

耕地

林地

草地

城乡工矿用地

沼泽地和滩地

其他

1954

15.91%

38.18%

9.13%

0.43%

32.74%

3.61%

2005

51.17%

31.63%

3.86%

1.94%

8.81%

2.59%

 

1.该地形区是(  )

A.太湖平原 B.山东丘陵

C.三江平原 D.黄土高原

2.1954年,该地形区沼泽广布的自然原因主要有(  )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②气温低,蒸发量少

③冻土广布 ④开发历史较短,人烟稀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关于该地形区耕地面积变化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城市化水平较低

B.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

C.国家对粮食的大量需求

D.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发展种植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辽宁大连三中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最高处与乙村的高差可能为 (  )

A.600米 B.900米 C.1 000米 D.1 200米

2.下列地点位于①处视野范围的是 (  )

 

 

A.③镇、乙村 B.Ⅰ山山顶、②镇

C.④镇、Ⅱ山山顶 D.甲村、Ⅰ山山顶

3.为了将⑤地的铁矿运到③镇附近加工出口,图中M、N、P、Q四条公路线设计合理的是 ( )

A.M线 B.N线 C.P线 D.Q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贵州贵阳市高三8月摸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

A.先向南,再向西南     

B.自西南向东北  

C.先向东北,再向北     

D.自西北向东南

2.图中河流流水速度最快的是( )

A.甲村        B.乙村     C.丙村     D.丁村

3.在M、N、P、Q四点中,海拔高度可能相同的两点是( )

A.M和N       B.P和Q     C.M和Q      D.M和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福建莆田八中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黄河三角洲及周边地区略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烟台比济南 ( )

A.春季升温慢,秋季降温慢

B.大风日数少,年降水量多

C.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D.日出早,白昼时间长

2.该区域河流 ( )

A.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B.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C.流速慢,内河航运发达

D.泥沙含量高,有结冰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