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材料和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坎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11年11月29日到12月10日举行。自2009年以来,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倡议下每年都会举行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旨在凝聚政治共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材料二:
(1)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这种现象与大气中的________增加有关。
(2)把图中预测海平面上升情况的序号,填入下表空格中,使之与能源利用状况相适应。(每空1分)
| 能源供应配合比例转为偏向低碳燃料和天然气,能源利用率提高 |
| 能源供应和需求状况不变 |
| 21世纪前半叶就开始转换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核电 |
| 21世纪后半叶才开始转换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核电 |
(1)变暖(升高) 温室气体(或二氧化碳)
(2)②①④③(从上到下) (3)ACE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二的图示判断,全球气温波动上升,即全球变暖,全球变暖的原因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加强了大气逆辐射使气温升高。(2)根据其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分析,大量使用矿物能源则加速了全球变暖,而随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用率的上升,则能延缓全球变暖的趋势,且越早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则对缓解全球变暖的作用越大。(3)由于全球变暖,故海平面上升,故淹没沿海低地和岛屿,故A正确;随着全球变暖,中纬度地区降水将减少,且蒸发加大,故华北地区缺水将更加严重,B错误;随着全球变暖,内陆干旱地区蒸发加大,干旱将变得更干旱,C正确;由于全球变暖,气温升高,故高山冰川大量融化,故雪线将上升,D错误;由于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故台湾海峡将变宽,E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暖及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掌握全球变暖的主要影响原因、治理和危害等内容即可分析,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下图区域曾经是中国文明的中心地之一,由于快速增长的人口,对土地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由于缺少其他经济来源,为了生存只得向陡坡地、林地、草地要粮,造成一定时期内生态、经济的恶性循环。
(1)图中沙障(K处)保护的铁路线是___ ____铁路,阻隔的沙漠名称是___ ____ 。
(2)Q山脉是____ ,在古代称之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原因是什么?
(3)P山脉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名称是________,下图景观常在该山以_______(填南或北)欣赏到。
(4)该地区具有全国意义的自然资源是___________。分析在开采该资源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
(5)结合所学地理知识,比较图中M、N两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
(6)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该地区在国土整治中应该做的三项工作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高考大联考模拟试卷(大纲版)文科综合试题 题型:综合题
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下图区域曾经是中国文明的中心地之一,由于快速增长的人口,对土地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由于缺少其他经济来源,为了生存只得向陡坡地、林地、草地要粮,造成一定时期内生态、经济的恶性循环。
(1)图中沙障(K处)保护的铁路线是___ ____铁路,阻隔的沙漠名称是___ ____ 。(4分)
(2)Q山脉是____ ,在古代称之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原因是什么?(6分)
(3)P山脉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名称是________,下图景观常在该山以_______(填南或北)欣赏到。(4分)
(4)该地区具有全国意义的自然资源是___________。分析在开采该资源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10分)
(5)结合所学地理知识,比较图中M、N两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6分)
(6)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该地区在国土整治中应该做的三项工作是什么?(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东北三省四市教研协作体高三联合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4分)读材料和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A为拉丁美洲地形图(单位:m),图B为墨西哥略图。表1为坎昆和图中A地(在图A中)的降水量统计资料。
表1、坎昆和图中A地的降水量统计资料(单位:mm)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坎昆 |
26 |
26 |
24 |
23 |
63 |
144 |
162 |
163 |
180 |
94 |
42 |
34 |
981 |
A |
40 |
30 |
24 |
44 |
154 |
288 |
210 |
216 |
296 |
145 |
76 |
58 |
1581 |
(1)读图A和表1,比较坎昆和A地降水特点的异同,并分析造成坎昆和A地降水量差异的原因。(10分)
(2)据图B所示,描述该国西部近海等深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该地区多地震、火山的成因。(4分)
(3)据图B分析墨西哥城市分布的特点及原因。(4分)
材料二: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墨西哥不断承接和发展新兴电子工业,电子工业在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西北部的莫西卡利地区有望成为区域性第一电子工业园。
(4)据图B分析西北部莫西卡利地区承接和发展电子工业的主要有利条件。(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高考大联考模拟试卷(大纲版)文科综合试题 题型:综合题
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下图区域曾经是中国文明的中心地之一,由于快速增长的人口,对土地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由于缺少其他经济来源,为了生存只得向陡坡地、林地、草地要粮,造成一定时期内生态、经济的恶性循环。
(1)图中沙障(K处)保护的铁路线是___ ____铁路,阻隔的沙漠名称是___ ____ 。(4分)
(2)Q山脉是____ ,在古代称之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原因是什么?(6分)
(3)P山脉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名称是________,下图景观常在该山以_______(填南或北)欣赏到。(4分)
(4)该地区具有全国意义的自然资源是___________。分析在开采该资源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10分)
(5)结合所学地理知识,比较图中M、N两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6分)
(6)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该地区在国土整治中应该做的三项工作是什么?(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