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淮河流域出现了自1991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为缓解水位上涨压力,政府启用安徽省境内部分蓄洪区实行分洪,安全搬迁群众4.6万人,还启用了怀洪新河分洪等措施。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说明形成这次大洪水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蓄洪区分洪的作用及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怀洪新河的主要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我国洪涝灾害是多发灾害之一,经常给我国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考查本知识点,有利于让学生了解这一灾害的形成原因、防御措施,为生产、生活服务。第(1)题,形成洪水灾害的原因由两个因素决定,即气候和地形。而形成本次大洪水的主要原因应主要从气候方面考虑。第(2)题,减小洪涝灾害,只要降低河流的水位就行,而蓄洪区分洪、水利枢纽工程、入海新河道都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答案:(1)(淮河流域受副热带高压北缘影响,导致主要雨带转入江淮流域,或江淮流域汛期,或梅雨季节或出现持续强降雨。淮河干支流水位普遍上涨。)多雨(梅雨)季节,持续强降雨。 (2)蓄洪区分洪是为了削减淮河洪峰对下游的影响,(或减少下游人民生命财产所受损失)。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提高了淮河中下游防洪能力,(或几乎控制了淮河干流在其以上的全部洪水)。怀洪新河:分洪、除涝、灌溉、航运等。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2年11月初,意大利、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日本和美国阿拉斯加等地相继发生了5.4级至7.9级地震,前后共造成至少48人死亡;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造成近10万人死亡、失踪。
材料二:2002年11月1日,继埃特纳火山10月27日喷发后,火山附近地区发生了一系列地震。
材料三:2003年6月三峡工程下闸蓄水。专家认为三峡水库350亿立方米的蓄水量诱发地震不可避免,但不会诱发灾害性地震,因为三峡大坝建在一个完整的花岗岩岩体上,且按抗7级烈度设防,远远超过其可能发生的基本烈度。
材料一所示国家都处在世界两条主要地震带上,即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其中日本和美国处于__________地震带上,意大利和巴基斯坦处于__________地震带上,而印度尼西亚则位于这两条地震带的交界处。
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世界上地震的三种类型,即构造地震、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构造地震频发地区一般是板块交界的地壳活跃地带,日本地处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板块________和最大的大洋板块__________之间,意大利处于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_板块之间。
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指
A.5级以下地震 B.3级以上地震 C.5级以上地震 D.3级至5级地震
地震烈度的大小同________和震中距离远近等有直接关系,同时还与________、地质构造和________有关。
有关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的正确叙述是
A.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和多个烈度 B.一次地震有一个震级和多个烈度
C.一次地震有一个震级和一个烈度 D.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和一个烈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河南省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文综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示意我国耕地面积变化
材料二 图2示意2000年以来我国耕地减少因素构成
材料三 2009年6月25日是第十九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为“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2010年6月25日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为“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依法管地,集约用地”。
(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导致2001—2003年耕地迅速减少的最主要原因可能为__ __。(4分)
A.灾害损失 B.生态退耕 C.农业结构调整 D.建设用地增加
(2)结合材料二说明对农业用地造成实质性减少的因素有____ 。(4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生态退耕”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可能影响是____ 。(4分)
①有利于保持水土 ②降水量明显减少 ③保护生物多样性 ④促进水循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结合材料回答:你认为应该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资源?(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山东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材料一: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淮河流域连降暴雨,降水量比常年多1—4倍,出现自1991年以来的最大洪水;淮河旱灾逐年加剧之势,且旱灾重于水灾。1994年淮河流域出现春旱连伏旱,伏旱接秋旱的长期大旱,全流域受灾农田超过1亿亩,淮河干流断流长达120天。
材料二:淮河流域示意图
(1)图中①②所代表的河流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据图描述淮河的水系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03年6.7月间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洪灾,从灾害学意义上讲,淮河地区我国南北过渡地带,其降水具有北方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和南方地区的_________特点。
(3)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淮河流域旱害频繁的原因
(4)根据河流的补给形式,分析淮河流域“退田还湖”“封山植树”等措施在防洪上的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材料一 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淮河流域连降暴雨,降水量比常年多1—4倍,出现自1991年以来的最大洪水;淮河旱灾逐年加剧之势,且旱灾重于水灾。1994年淮河流域出现春旱连伏旱,伏旱接秋旱的长期大旱,全流域受灾农田超过1亿亩,淮河干流断流长达120天。
材料二 淮河流域示意图
(1)图中①②所代表的河流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据图描述淮河的水系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03年6.7月间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洪灾,从灾害学意义上讲,淮河地区我国南北过渡地带,其降水具有北方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和南方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
(3)从自然和人为原因分析淮河流域内旱涝灾害频繁的原因
(4)淮河历史上出现过多次洪涝灾害,你对防治淮河洪水在什么好建议?
(5)淮河下游的洪泽湖由于泥沙淤积,已成为“地上河”,成为此次淮河防洪的重要地段之一。根据河流的补给形式,分析淮河流域“退田还湖”“封山植树”等措施在防洪上的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