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22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自1984年首次组织南极科考以来,已经相继在南极建立了长城站(62°12'S,58°57'W)、中山站(69°22′S76°22′E)和昆仑站(80°25′S77°06′E)等3个科学考察站,成功组织了29次南极科学考察,取得了许多高水平考察研究成果,为人类认识南极、探索极地奥秘做出了重要贡献。据央广网北京20131225消息,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中的两支内陆考察队——泰山站队和格罗夫山队完成了物资集结正式出征。按照计划,泰山站队将在距中山站522公里的伊丽莎白公主地,开始建设中国第4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

材料二:南极地区示意图。

1)我国已经建成的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中,一年中极昼天数最多的是?????????? 站,其极昼天数大约为????????? 天(不考虑地球公转速度的差异)。(4分)

2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直线距离大约为??????????? 千米;若科考队员选择最短路径,由昆仑站出发到达长城站,其前进方向为?????????????????????? 。(4分)

3)与南极大陆相比,北冰洋的气温较高,请简述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10)

4)南极科考站在建设过程中,采取圆柱形钢架结构把主体建筑架空,试分析这样做的地理原因。(4分)

 

【答案】

1)昆仑(2分)??? 112108—112之间酌情给分)(2分)

212211221—1227之间酌情给分)(2分)??? 先向西南、再向西北。(2分)

3)北冰洋是海洋,热容量比南极大陆大;(2分)南极大陆海拔高,气温低;(2分)北冰洋中有北大西洋暖流汇入,南极大陆周围被强大的寒流——西风漂流环绕;(2分)南极大陆冰雪覆盖,反射率大,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能力强);(2分)南半球西风带形成的风壁及西风漂流阻挡了南极大陆与低纬度地区之间的热量交换。(2)

4)减小风的阻力,防止在迎风的一面出现吹雪堆积或冰雪掩埋建筑物;(2) 避免与地面冰雪直接接触,有利于保持室内温暖,节约能源。(2)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课本知识,纬度越高,极昼、极夜的天数越多,所以是昆仑。不考虑公转速度的变化,太阳直射点每个月大约行动8°的范围,约每4天移动1°的范围,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区域变化速度与此相同。从80°25′S 移动到南极圈,再移动回80°25′S ,移动范围约28°,所以约用时112天。108—112之间酌情给分)

2根据材料,中山站与昆仑站的经度相近,可以忽略经度差,两地的纬度差约为11°,可以计算出直线距离约为1221千米。由昆仑站出发到达长城站,最短距离是两地间的大圆的劣弧,两地都在南半球,长城站在昆仑站西面,所以其前进方向为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3北冰洋气温比南极较高,从海陆性质看,北冰洋是海洋,热容量比南极大陆大。从地势看,南极大陆海拔高,所以气温。从洋流影响看,北冰洋中有北大西洋暖流汇入,南极大陆周围被强大的寒流——西风漂流环绕。从下垫面性质看,南极大陆冰雪覆盖,反射率大,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能力强。从大气环流角度看,南半球西风带形成的风壁及西风漂流阻挡了南极大陆与低纬度地区之间的热量交换。所以北冰洋气温较高。

4建成圆柱形,能减小风的阻力,防止在迎风的一面出现吹雪堆积或冰雪掩埋建筑物。主体建筑架空,避免与地面冰雪直接接触,有利于保持室内温暖,节约能源。

考点:极昼、极夜现象变化规律,地图上的距离、方向,不同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及原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 2012年,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第十二年,西部大开发这十年,贵州最大的收获是举全省之力,抓住西电东送的黄金机遇期,使电力为主的能源工业,成为贵州第一产业,收入占全省GDP的1/3。这主要得益于乌江水电的开发。

材料二 乌江年径流量与黄河相当。全长1 037千米,干流总落差达到2 124米。整个乌江流域还有丰富的磷、煤、铁等多种矿产资源。“乌江兴,贵州兴”,乌江流域的开发,成为盘活贵州经济的命脉所在。

材料三 乌江水电开发示意图

(1)乌江属于我国________(河流)的支流,它与黄河相比,年径流量相当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材料二中显示乌江成为我国水电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2分)

A.流量大,落差大,水能丰富

B.乌江干流流程较长

C.乌江流域的矿产资源丰富

D.发展贵州经济的需要

(3)材料三图中显示的乌江流域水电开发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应注意避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4分)

(4)乌江流域的开发与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相比较,有哪些相似之处?(提示:从流域内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分析)(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陕西省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适应性训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图及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图中B区域自16世纪开始欧洲移民大量涌入。目前B区域是世界大城市带之一,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工业发达。

材料二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但需大量进口铁矿石。巴西铁矿石资源丰富,是世界重要的铁矿石出口国。2010413,中国和巴西签订协议,共同出资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附近建设一家年产500万吨钢材的大型钢铁厂,所产钢材主要用于巴西汽车制造、造船、石油开采等行业,部分输往中国。

1说出与N河段相比较,M河段径流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14分)

2有关数据表明A地虽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但其最冷月均温高于0(约56),分析该气温特征的主要成因。(6分)

3简述中巴联合在巴西兴建钢铁厂除对中国企业节约生产成本之外对中国之利。(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浙江省“六市六校”联盟高三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30分)

材料一:下图中B区域自16世纪开始欧洲移民大量涌入。目前B区域是世界大城市带之一,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工业发达。 

材料二: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但需大量进口铁矿石。巴西铁矿石资源丰富,是世界重要的铁矿石出口国。2010413,中国和巴西签订协议,共同出资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附近建设一家年产500万吨钢材的大型钢铁厂,所产钢材主要用于巴西汽车制造、造船、石油开采等行业,部分输往中国。

1)说出与N河段相比较,M河段流量季节变化的差异,并分析原因。(10分)

2)有关数据表明A地虽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但其最冷月均温高于0(约56),分析最冷月气温特征的主要成因。(8分)

3简析中巴联合在里约热内卢附近建设钢铁厂的有利条件1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广西省高三第六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36分)

材料一? 下图中B区域自16世纪开始欧洲移民大量涌入。目前B区域是世界大城市带之一,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工业发达

??

材料二?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但需大量进口铁矿石。巴西铁矿石资源丰富,是世界重要的铁矿石出口国。2010413,中国和巴西签订协议,共同出资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附近建设一家年产500万吨钢材的大型钢铁厂,所产钢材主要用于巴西汽车制造、造船、石油开采等行业,部分输往中国。

1说出与N河段相比较,M河段流量季节变化的差异,并分析原因。(12分)

2有关数据表明A地虽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但其最冷月均温高于0(约56),分析该气温特征的主要成因。(8分)

3简述中巴联合在巴西兴建钢铁厂对中国和巴西之利。(1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云南省部分名校高三12月统一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  下图中B区域自16世纪开始欧洲移民大量涌入。目前B区域是世界大城市带之一,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工业发达。

材料二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但需大量进口铁矿石。巴西铁矿石资源丰富,是世界重要的铁矿石出口国。2010年4月13日,中国和巴西签订协议,共同出资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附近建设一家年产500万吨钢材的大型钢铁厂,所产钢材主要用于巴西汽车制造、造船、石油开采等行业,部分输往中国。

(1)说出与N河段相比较,M河段流量季节变化的差异,并分析原因。(8分)

(2)有关数据表明A地虽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但其最冷月均温高于0℃(约5~6℃),分析该气温特征的主要成因。(8分)

(3)简述中巴联合在巴西兴建钢铁厂对中国和巴西之利。(1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