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黑子显得暗一些的原因是( )
A.黑子区域含有大量水汽和尘埃
B.黑子区域释放出大量暗黑物质
C.黑子区域比周围的光球表面温度低
D.黑子区域比周围的光球表面温度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甲和图乙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各题。
1. 图甲所示地貌名称为
A.三角洲 B.沙丘 C.冲积扇 D.沙丘
2.图乙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A.风力侵蚀 B.风力堆积
C.流水侵蚀 D.流水堆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绍兴市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环节有( )
A.①④ B.②③ C.②⑤ D.②④
2.大气中( )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3.下列关于④、⑤环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⑤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B.地面温度越高,⑤越弱
C.空气温度越低,④越弱 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④越强
4.有利于降低大气“温室效应”的措施是( )
A.增加绿色植物的覆盖率 B.增加使用天然气比重
C.大量使用家庭轿车 D.提倡洁净煤燃烧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广西凭祥高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昼长与纬度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
(1)该图所示全球的昼夜分布情况如何?(10分)
A、北半球:
B、南半球:
C、赤道:
D、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
E、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
(2)请在下图中画出该日从北极俯视及从赤道上空侧视全球的昼夜分布光照示意图。要求画出昼夜分界线,并标出晨线或昏线,昼半球及夜半球(用阴影表示夜),并判断该日日期。侧视图中根据极圈位置自己画出太阳光线。
A、在右图中画出光照示意图:(8分)
B、该日期为: (几月几日)。(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广西凭祥高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下图所示,用电灯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电灯与地球仪在桌面上的位置保持不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实验可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五带的形成
C、四季的形成 D、昼夜的更替
2.此图演示的节气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广西凭祥高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6年1月19日,美国国家航天局发射了人类至今发射过的起始速度最快的太空船---新地平线号探测器(New Horizons)(即新视野号)。该探测器已于北京时间2015年7月14日19时49分飞掠太阳系外围柯伊伯带中的冥王星。2015年10月12日,美国太空总署(NASA)公布了最新的冥王星影像,其中有蓝色天空与红色水冰图片,还有冥王星接近日落时分的逆光照片。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教材所学知识,材料中直接涉及到的天体系统有 ( )个层级。
A.1 B.2 C.3 D.4
2.根据材料,如右太阳系行星模式图中最接近冥王星的类地行星是( )
A.① B.② C.③ D.⑤
3.与新地平线号探测器飞掠冥王星时相比,美国国家航天局发射新地平线号探测器时( )
A.北京的白昼较短 B.地球的公转速度较慢
C.北京的日出时间较早 D.南非的季节是冬季
4.观看该新闻后,我校15级某班的两位同学就冥王星是否存在生命的问题发生了争论,你认为持反对冥王星存在生命观点的同学最有可能提出的论据是( ):
①冥王星上存在水冰 ②水是生命之源 ③冥王星距太阳过远 ④冥王星的温度过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新地平线号探测器飞掠冥王星时,美国西部时间(太平洋时间)(西八区区时)是( )
A. 2015年7月14日3时49分 B. 2015年7月14日7时49分
C. 2015年7月15日3时49分 D. 2015年7月15日7时49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高三全国大联考第六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湖泊流域图,流域内铜矿资源丰富。过去人们一般采用土法炼铜,即上山砍树,把木柴作为能源来炼铜。该区域P湖在每年7~8月份会出现明显的湖陆风(指沿湖地区在夜间风从大陆吹向湖区,昼间风从湖面吹向陆地而形成的一种地方性的天气现象)。过去P湖周围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近年来,该商品粮基地地位在下降。
(1)从热力环流角度分析P湖每年7~8月湖陆风显著的原因。(4分)
(2)试分析P湖周边地区商品粮地位下降的原因。(4分)
(3)比较图中东北部和西南部河流在开发利用方面的差异。(4分)
(4)试描述土法炼铜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高三全国大联考第四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中国区际间主要农产品(包括稻谷、小麦和玉米)虚拟水(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产品中看不见的水)流动格局网络系统,完成各题。
1.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突出优势是
A.光热充足 B.地广人稀
C.交通便利 D.市场广阔
2.1999年与2010年华南、西北两地之间虚拟水流动格局发生明显变化,其最可能原因是
A.西北地区粮食种植面积激增
B.西北地区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C.华南地区的粮食种植面积减少
D.交通条件制约了两地间的农产品流动
3.提升我国虚拟水流动格局的稳定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水安全。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①建立粮食安全预警系统 ②巩固并加强虚拟水输出区的地位 ③减小虚拟水净输入地区的粮食生产和储备能力 ④适当增加虚拟水净输入区的输出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大同第一中学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保护和恢复西部的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有 ( )
①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 ②提高沿途城镇的天然气使用率,减少对林草的开发 ③生态重点地区实行严格退耕还林还草 ④从根本上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以保护生态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