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有报道说:“某年3月28日11时左右,N市出现了光化学烟雾”。为此,环保部门开展了调查。(共8分)
资料1:“光化学烟雾”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其表现之一是对眼睛有明显刺激。产生“光化学烟雾”的重要条件是:①有较高浓度的一次污染物(如NO2等);②有强烈太阳光和较长时间的日照。
资料2:3月24日-28日有关空气污染物的日平均值如表5所示。
监测项目
SO2
(mg/m3)
NO2
(mg/m3)
总悬浮微粒(TSP)
(mg/m3)
3月24日
0.034
0.022
0.266
3月26日
0.036
0.042
0.361
3月28日
0.089
0.065
0.462
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0.115
0.112
0.130
资料3:“霾”是一种类似于轻雾的天气现象。据气象资料统计,N市各个月份中,最低日照时数在3月。有关气象资料见表6。
日期
3月26日
3月27日
3月28日
日照时数
4小时
3小时
4小时
日照时间
11:00-15:00
12:00-15:00
12:00-16:00
风速状况
静风
静风
静风




天气状况
阴转晴
多云
晴间多云
资料4:对市民身体健康影响情况抽样调查结果见表7。
调查项目
“雾”的目击情况
因不适而就诊人数变化(医院就诊情况调查)
见到
未见
不清楚
眼睛
上呼吸道
头昏、疲劳
无反应
结果
55%
23%
22%
不明显(无因空气污染而受损病例)
略上升
不明显
 
根据上述资料,完成(1)-(3)题。
(1)3月24日-28日N市空气污染物浓度均呈现         趋势,最主要的污染物是
               。(2分)
(2)此次污染对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填正确项字母)。(2分)
A.眼睛B.上呼吸道C.身体疲劳D.没有影响
(3)综合上述分析,是否可以确定这次污染就是光化学烟雾污染?请说明理由。(4分)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地理图表信息的能力。运用地理原理进行探究学习的能力,考查考生对探究问题完整过程的了解。
(1)上升,总悬浮微粒(或TSP)。
(2)B
(3)不可以。
理由:
①NO2 (或NOx)浓度不高;②日照时数短,不利于光化学烟雾的发生;③3月28日11时左右没有日照,光化学烟雾污染发生的可能性更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关于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进行清洁生产不需要末端治理B.进行清洁生产仍需要末端治理
C.两者是一个相互矛盾的过程D.两者无多大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北海银滩沙质是高品位的石英砂,为国内外所罕见,被专家称为“世界上难得的优良沙滩”。上世纪90年代初,这片海滩的中区正式开发,提供旅游服务。近年来人们发现,银滩的沙质明显变灰变黑,原来平缓的潮间带沙滩变得起伏不平,形成积水槽沟,造成沙滩萎缩和变黑。北海市政府于2002年12月初发布通告,在未来40天内,将全国4A级景点北海银滩公园内33幢建筑物全部拆除,还滩于海。据此回答下题:
造成沙滩萎缩和变黑的直接原因是
A.人工建筑干扰了海岸沙滩的自然发育过程
B.海洋资源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
C.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D.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缺乏科学论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20l0年2月9日,历时两年多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已结束,环境保护部、国家统计局、农业部联合发布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从普查结果反映出的环境问题看,既有过去熟知的一些情况,也有不少通过普查反映出来的突出问题,如农业污染源对水污染的贡献程度高,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对城市大气污染影响大等问题。
材料二:我国重点流域(海河、淮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农业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1)针对农业污染源造成的水体污染问题,简要说明解决措施。(6分)
(2)针对机动车大量增加造成城市大气污染问题,结合生活实际,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人口压力;二是__________的不合理利用;三是片面追求__________的增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图10显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读图完成29--30题。

小题1: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
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
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然解决
C.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大量排污的工业
D.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小题2: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①使用低毒农药防治病虫害    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③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防腐剂   ④利用作物病虫的天敌防止病虫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阅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2009年9月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闭幕。在本次气候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进一步阐明了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则、立场,并宣布中国进一步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节能减排的措施。
材料二 世界气候大会的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于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这一会议也被称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1)简述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2分)
(2)在哥本哈根大会上,与会各国在碳减排方面完全没有达成共识,为什么海岛国家代表很沮丧?     (2分)
(3)近年来我国政府号召“节能减排”,请简要分析这一举措的重要意义。    (4分)
(4)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为什么需要国际合作?     (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某大洲局部图(阴影部分表示水域),分析回答下题

小题1:有关图中所在大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大陆名称是北美大陆
B.该大陆以平原为主,平均海拔世界上最低
C.近年来,该大陆最高山峰的雪线在下降
D.该大陆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小题2:有专家指出,禽流感进入该大洲会给人类带来“极端的灾难”,主要是因为该大洲 ( )
A.经济发达,家禽饲养规模大
B.外来迁移人口数量居各洲之首
C.经济贫困,医疗卫生条件差
D.国际贸易发达,会导致禽流感全球流行
小题3:若某生态学家在调查中发现图中M点及周边植被景观分布近似于左侧上图部分所示(注:大圆的直径约2~4千米),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
A.过度放牧 B.过度樵采
C.年降水量由M点向四周递增  D.地下水由M点向四周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题26、27图,美国的标志性建筑自由女神像的宣传画,据此完成题.

1.这幅画所揭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人类大量砍伐森林造成洪涝        B.全球气候变暖即温室效应引起海平面上升
C.全球性干旱造成水资源供给不平衡  D.经济全球化的工业使海水污染严重
2.为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人类应采取的措施有
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            B.减少含氟氯烃化合物的使用量
C.大力砍伐森林                    D.停止一切小汽车的生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