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中图甲为“我国东北部分地区简图”,图乙为图甲中“部分自然要素统计值沿A-B剖面分布状况”.

材料二≥10℃积温是一年内日平均气温≥10℃持续期间日平均气温的总和,即活动温度总和,是衡量作物生长发育过程热量条件的一种标尺,也是表征地区热量条件的一种标尺.
(1)简析A地≥10℃积温低于B地的原因.
(2)据图分析,与A地相比,B地农业生产的主要优势自然条件.
材料三  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改革开放之后,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缺乏人力资源的开发培训机制、就业环境不景气等原因,东北地区每年净流出200万人.东北三省曾是全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之后往日的优势产业成了夕阳产业,东北三省人均国内生总值在全国排位逐渐下降,东北老工业基地亟待振兴.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进入21世纪以来东北地区人口外流的原因.
(4)分别指出图中A、B两地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易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任选其一提出应对措施.

分析 (1)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2)农业的发展受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等)和农业技术条件(良种、化肥、机械等)三方面因素共同影响.
(3)人口流动的原因主要从经济、环境、政策等方面分析.
(4)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和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有关.应对措施从引起的原因分析.

解答 解:(1)B地在松嫩平原,A地地处呼伦贝尔高原;相比B地,A的纬度位置高,海拔高,获得太阳光热少;距冬季风源地近,冬季寒冷;位于冬季风迎风坡更加寒冷.
(2)B地在松嫩平原,A地地处呼伦贝尔高原;与A地相比,B地海拔较低,平原广阔,黑土广布土壤肥沃;纬度和海拔较低,积温较高,作物生长期较长;温带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水热组合好;河流多,灌溉水源充足.
(3)东北是老的传统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之后,由于缺乏人力资源的开发培训机制、就业环境不景气等原因,往日的 优势产业成了夕阳产业,早期迁入人口后代返迁;传统重工业基地,环境质量差,就业机会少,也导致人口外迁;经济发展速度慢、水平低,对人才吸引力弱;产业结构调整,失业人口增加,加速人口外迁;人力资源开发不充分,人才流失严重.
(4)A地呼伦贝尔高原,以畜牧业为主:过渡放牧、过渡开垦等导致土地荒漠化.应以退耕还林还草,恢复草场;采取分区轮作或轮收,科学放 牧,限制载畜量;采用植物固沙为主,植树种草、工程措施固沙为辅的固沙方法,人工治理荒漠;水资源合理利用,减少水资源浪费.
B地松嫩平原,以种植业为主:过渡开垦,不合理的利用土地,导致黑土肥力下降,水土流失;湿地面积减小.应以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秸秆还田;种植绿肥作物,提高土地生态效益.针对湿地面积减小:退耕还湿地;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引水注入湿地,恢复湿地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效益.
故答案为:(1)纬度位置高;海拔高;距冬季风源地近;位于冬季风迎风坡.
(2)与A地相比,B地海拔较低,平原广阔,土壤肥沃;积温较高,作物生长期较长;降水较多,水热组合好;灌溉水源充足.
(3)早期迁入人口后代返迁;传统重工业基地,环境质量差;经济发展速度慢、水平低;产业结构调整,失业人口增加;人力资源开发不充分,人才流失严重.就业机会少.
(4)A地:土地荒漠化.退耕还林还草;采取分区轮作或轮收,限制载畜量;采用植物固沙为主(植树种草)、工程措施固沙为辅的固沙方法;水资源合理利用.
B地:黑土肥力下降(水土流失)或湿地面积减小.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种植绿肥作物等.  湿地面积减小:退耕还湿地;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引水注入湿地,回复湿地生态环境.

点评 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能从图示提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并能掌握世界主要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主要的影响因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治理灾害甲的有效措施有(  )
A.退耕还林还草B.发展智能灌溉
C.优化能源消费结构D.禁止工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热带气旋是形成于水温在26℃以上的热带或副热带广阔海面上的乞旋性环流.发生在西北太平洋海域的热带气旋被称为台风.如图是该海域1981~2010年台风各月多年平均发
生次数的统计情况.
概括该海域台风灾害月际分布特点,并说明8月份台风发生次数最多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2013 年8 月14 日以来,东北灾情严重,8 月15 日松花江流域出现1998 年来最大洪水,水利部发布洪水橙色预警,预计松花江、嫩江、黑龙江水位仍要上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简述松花江和嫩江的水文特征.
(2)2013 年夏季,我国松花江和嫩江流域出现1998 年来最大洪水.据图分析,该地区易发生洪灾的自然原因.
(3)松嫩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简述松嫩平原发展农业的区位优势与不足.
(4)描述黑龙江蔬菜生产面积占全国蔬菜生产总面积之比的变动情况,并分析该变动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如图为2008年全国降水ph年均值空间分布图.

分析说明我国酸雨分布在南北方向上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读下列有关冰岛的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冰岛位于北大西洋和北冰洋的交汇处,被誉为“冰与火之国”,境内火山分布广,地表多被厚厚的冰川覆盖.冰岛土地面积1002.5万公顷,林地面积2.81万公顷.首都雷克雅未克环境优美,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但天气变化无常,雨雾较多.冰岛地表径流常在火山附近的沉降堆积盆地中,发育成为“辫状水系”(如图1所示).
辫状水系又称辫流.辫流是多分支、宽深比大、弯曲度小、散乱无章、变化迅速的河道.辫状河流常出现在冰川末端,由冰川融水构成,或出现在水流不稳定,含沙量大的山区与山前河流上.

(1)解释冰岛多火山的原因.
(2)分析雷克雅未克天气多变多雨雾的主要原因.
(3)简要说明图1中地貌的形成过程.
(4)结合冰岛的自然条件,从农业生产结构方面提出发展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别说明滦河上游水系的突出特征和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
(2)简述图中滦河三角洲的成因.
(3)比较图中(a)与(b),分析滦河河道的变化及其人为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  )
A.①为资金B.②为技术C.③为劳动力D.④为原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火山活动频繁地区往往也是地震多发区,以下有关地震灾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崩塌断裂形成的构造地震危害最大
B.地震灾害的发生很突然,没有任何征兆,我们无法预测
C.地震的大小一般用震级表示,而破坏程度用烈度表示
D.距离震中越近,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毁坏越严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