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如果该图为在热力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A.E处气温比H处高 | B.F处气压比G处低 |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 D.气流①从高压流向低压 |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 B.环节②使地表崎岖不平 |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 B.该环流在北半球 |
C.洋流③沿岸有渔场 | 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在热力环流中,同一条垂直线上,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和气压都降低,所以E处气温比H处低、F处气压比G处低,A错B正确;图文中没有方位的相关信息,不能判断出气流②的运动方向,C错;气流①从高处在重力作用下流向低处,是从低压处流向高压,D错。
【小题2】若图形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环节①为大气降水,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A正确;环节②为径流,在高处侵蚀,地处堆积,使地表趋于平坦,B错;环节③为海水蒸发,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升高,C错;环节④为水汽输送,受下垫面山地地形的阻挡,运动距离减短。
【小题3】若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洋流为寒流,只能表示南半球中低纬度环流,洋流①为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洋流③为寒流(上升流)沿岸有渔场;洋流④为南赤道暖流,选项C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热力环流;水循环;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2006年至2012年粮食作物产量及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长率。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信息反映出( )
A.2006~2007年中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均下降 |
B.2007~2009年中国粮食作物产量在不断增长 |
C.2009~2010年中国粮食作物产量增长而播种面积下降 |
D.2009~2011年中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 |
A.粮食作物复种指数不断增加 | B.大力推广生态农业 |
C.农业科技投入不断增加 | D.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不断增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某跨国纸业集团计划在下图地区投资办厂。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对图中地区地理特点的描述,可信的是
A.气旋活动频繁,多大风天气 |
B.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森林覆盖率高 |
C.太阳高度角小,距海洋近,多阴雨天气 |
D.旅游资源丰富,多数国家经济结构单一 |
A.石油 | B.锡 | C.煤炭 | D.铁 |
A.科技发达 | B.低廉劳动力成本 | C.气候条件优越 | D.当地市场需求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包括地壳和地幔 ②主要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 ③位于软流层以上
④厚度不一,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甚至缺失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字母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
A.a表示污水处理,b表示污水收集 |
B.a表示污水排放,b表示污水处理 |
C.a表示水的利用,b表示水的污染 |
D.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污水处理 |
A.减少区内水体蒸发量 | B.增加区内降水量 |
C.提高区内水资源重复利用率 | D.增加地下水储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哥德堡港,自18世纪初随着瑞典海运业的发展和繁荣而逐渐成为瑞典第一大港。大航海时代以哥德堡港命名的“哥德堡”号帆船,曾三次远航中国广州。右图为1743—1745年“哥德堡”号第三次远航广州航线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哥德堡”号第三次远航广州途中,顺洋流航
行的航段是
A.哥德堡→直布罗陀 | B.直布罗陀→伊丽莎白港 |
C.伊丽莎白港→雅加达 | D.伊丽莎白港→哥德堡 |
A.哥德堡→直布罗陀 | B.直布罗陀→伊丽莎白港 |
C.广州→雅加达 | D.布雷斯特→哥德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水利研究部门实验室模拟,同一降水过程中径流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四条曲线: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依次对应的序号分别是
A.①、②、③、④ | B.③、④、①、② |
C.②、④、①、③ | D.①、③、④、② |
A.保护城市原有湿地 | B.提高地面透水能力 |
C.扩大城区绿地面积 | D.完善城市排水系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