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地区的农业资料比较图,回答24~25题。
24.与图示资料相符合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甲——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B.乙——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C.丙——亚洲水稻种植业
D.甲——城郊乳畜业
25.甲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有( )
A.地广人稀,土地面积广阔
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常年高温少雨的气候
D.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肥城一中2006届迎三检模拟训练(7) 地理 题型:069
读下面的图文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澜沧江河道除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一段有定期客货轮通航外,几无航行之利。下游有坝子和湖泊分布,利于农业发展,尤其西双版纳地区,不仅水稻一年三熟,且为中国动、植物资源最丰富地区。澜沧江是著名的水能“富矿”,仅云南境内流长1240 km,落差1780 m。规划15个梯级开发,总装机容量可达2560·5万kw。
(1)澜沧江沿岸气温比同纬度其它地区偏高,主要原因是什么?
(2)澜沧江作为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其航量却不大,主要原因是什么?
(3)西双版纳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与海南岛地区相比较,其主要优势条件有哪些?目前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什么?
(4)澜沧江的水能开发与“三峡”工程相比较,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并简述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图文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哈尔滨周边地区简图、哈尔滨两时刻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材料二 松花江(哈尔滨河段)多年平均最低日温、平均降水量、月径流量统计资料。
材料三 粮食生产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南方多个省区(上海、浙江、福建等)到东北主产区建立粮食储备基地,为多省的粮源保供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7年东北三省与南方三省农业资料比较表
材料四 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业—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图。
(1)据图描述哈尔滨市从4日14时到5日8时天气变化状况。
(2)根据材料二,分析松花江(哈尔滨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3)据表归纳出东北地区比南方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优势。
(4)分析东北地区该发展模式的经济、生态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某地气候资料图。
材料三:两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
(1)在材料三中,D地的气候主要是受材料一图中 气压带和 风带(填代号)的交替控制而形成的。
(2)读材料二,该气候类型的名称是 ,其分布的规律是 。此气候类型是在材料一中的 (填代号)带影响下形成的,在材料三的A、B、C、D四地中,属于这种气候类型的是 。
(3)读材料三,分析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气候类型在A处分布面积比B处大的原因。
(4)读材料三,简要评价A地区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统一模拟考试文综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25分)读图文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哈尔滨周边地区简图、哈尔滨两时刻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材料二 松花江(哈尔滨河段)多年平均最低日温、平均降水量、月径流量统计资料。
材料三 粮食生产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南方多个省区(上海、浙江、福建等)到东北主产区建立粮食储备基地,为多省的粮源保供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7年东北三省与南方三省农业资料比较表
材料四 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业—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图。
(1)据图描述哈尔滨市从4日14时到5日8时天气变化状况。(4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松花江(哈尔滨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其形成原因。(9分)
(3)据表归纳出东北地区比南方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优势。(6分)
(4)分析东北地区该发展模式的经济、生态意义。(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高三统一模拟考试文综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25分)读图文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哈尔滨周边地区简图、哈尔滨两时刻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材料二 松花江(哈尔滨河段)多年平均最低日温、平均降水量、月径流量统计资料。
材料三 粮食生产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南方多个省区(上海、浙江、福建等)到东北主产区建立粮食储备基地,为多省的粮源保供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7年东北三省与南方三省农业资料比较表
材料四 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业—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图。
(1)据图描述哈尔滨市从4日14时到5日8时天气变化状况。(4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松花江(哈尔滨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其形成原因。(9分)
(3)据表归纳出东北地区比南方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优势。(6分)
(4)分析东北地区该发展模式的经济、生态意义。(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