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我国黄土分布图,回答问题。
1.请阐述该种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其在我国的分布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析此地理事物形成的自然地理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黄土地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如何整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持水性好,富含钙、磷、钾等矿物;中纬度的半干旱地带,黄土高原为典型分布地区
2.来自于西北荒漠地区的粉尘物质;经风吹扬并堆积而成
3.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稳定性差;生物措施:增加植被,如防护林、经济林、果园、人工草地建设等;工程措施:平整土地、修建淤地坝和小水库;农业耕作措施,如修梯田,草田轮作;走产业优化发展的道路,如调整产业结构,从农业种植业型结构向现代畜牧业、加工工业占优势比例的牧、工、农型结构转变。(任答3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模拟题 题型:材料分析题

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济发展的惯性让广东经济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并将经济总量牢牢地稳定在全国第一的位置。现在,优势弱化,竞争压力加大,新的经济动力又不够强大,速度落在了长三角之后。领跑了中国经济20多年的珠三角,现在正受到挑战。
材料二:长三角扼据长江入海口,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两翼,区域内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高校众多,是我国最大的都市圈。目前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1%的土地和6%的人口,创造了占18%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去年的财政收入中,长三角地区的贡献份额超过了四分之一。
材料三:2009年12月3日国务院已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的发展方向是定位为“高效生态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范围将包括山东省的东营市、滨州市全部及潍坊市、德州市、淄博市、烟台市部分地区,共19个县(市、区),陆地面积2.65万平方公里,约占山东全省面积的六分之一,总人口约985万人。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优势突出,地理区位条件优势,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系统独具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具有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良好条件。
材料四:三大三角洲的示意图
(1)近年来,由于入海泥沙减少,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明显减缓。请简要分析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原因及黄河三角洲国土整治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三大三角洲气候特征的共同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同步题 题型:双选题

合理利用内蒙古草场资源的措施有
[     ]
A、实行划区管理,将放养改为圈养
B、建设人工草地,提高天然草地的载畜能力
C、大力发展种植业,控制畜牧业比重
D、实施轮牧和轮流打草制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陕西省模拟题 题型:单选题

读下列图表,完成1—2题。
1、根据图表信息,可判断
[     ]
A、超载持续时间越长的牧区,年平均超载率就越大
B、至2000年,四大牧区中青海牧区草原退化速度最快
C、四大牧区草原退化的现象均为持续上升趋势
D、1990年,青海、西藏、四川牧区超载面积基本相当
2、有关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B、高寒、干旱是影响草场生态退化的根本原因
C、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实行轮牧、积极建设人工草场,使草原生态得以保护
D、建立大面积草原自然保护区,就能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模拟题 题型:单选题

近十年来,我国在中、西部地区大力开展生态退耕活动。生态退耕试点地区针对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①水土流失②臭氧层破坏③酸雨④土地荒漠化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北京期中题 题型:单选题

有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自然原因是形成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B.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在黄河上游
C.水土流失的治理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D.治理水土流失最主要的措施是工程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读下图,回答1~3题。
1.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坡度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B.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
C.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D.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
2.坡度在40°~9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
[     ]
A.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
B.降水量少,且强度小
C.坡面径流流速小
D.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
3.鱼鳞坑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防止水土流失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上图中适宜植树的地点为
[     ]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贵州省月考题 题型:单选题

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读下图,完成1—3题。

1.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坡度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B.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
C.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D.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
2.坡度在40°~9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

[      ]

A.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
B.降水量少,且强度小
C.坡面径流流速小
D.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
3.鱼鳞坑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防止水土流失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图中适宜植树的地点为

[      ]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0103 月考题 题型:单选题

    某中学地理活动小组进行一次地理实验活动。其过程是将黄土装入木框内,在M侧种上苔藓和杂草,N侧裸露。培植两周左右,让植物成活。用砖头或小凳子将木框架起来使之呈斜坡状,在木框两个开口处下方摆两个脸盆,再把带小孔的塑料饮料瓶装满水,放到支架下用手转动塑料饮料瓶,让水流泻干净。读图并回答1—2题。
1、关于该实验,正确的是
[     ]
A、M侧的脸盆里水位变化快且有很多沙土
B、M侧的脸盆里水位变化慢且有很多沙土
C、N侧的水位变化慢且有很多泥沙
D、N侧的水位变化快且有很多沙土
2、下列地区的国土整治措施,与实验所验证的地理原理相同的是
[     ]
A、西北地区为防止荒漠化植树种草
B、沿海地区广泛种植海防林
C、长江上游山坡上植树种草
D、黄淮海平原的盐碱地的治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