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9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纲要列出的长三角核心区27个城市组成的城市群以2.2%的国土面积、11%的人口,创造了接近全国20%的GDP。
材料二 下图为“长三角核心区27个城市分布图”。
材料三 下图为“长三角三省一市2005~2015年人均GDP变化图”。
(1)简述长三角的地理位置及其意义。
(2)描述长三角三省一市2005~2015年人均GDP差距的变化特征。
(3)为加快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简析该区域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1)处于中低纬度沿海,气候温暖湿润; 位于河流下游,平原广阔,河网密布,便于农耕;位于大河入海口,可江海联运;位于我国沿海航线中部,便于南北运输;邻近日本、韩国,对外贸易便捷。
(2)上海较江苏的领先优势缩小,2009年后江苏人均GDP赶超浙江,且优势扩大;安徽与另外三省市差距扩大
(3)打破行政壁垒,完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互联互通,加强城市间产业分工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充分发挥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内产业转移与生产要素流动
【解析】
本题以长三角核心区27个城市分布图和长三角三省一市2005~2015年人均GDP变化图为背景,考查了长三角的地理位置及其意义、长三角三省一市2005~2015年人均GDP差距的变化特征,读图分析即可。
(1)长三角的地理位置主要从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分析;意义主要从气候、地形等自然优势以及交通、贸易等方面分析。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分析,长三角地区位于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丰富;位于长江的下游河段,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河网密布,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条件好,适宜农耕;处于长江的入海口处,靠近海洋,便于江海联运,水陆交通便利;东部临近日本、韩国,对外贸易方便。
(2)长三角三省一市2005~2015年人均GDP差距的变化特征主要从图中分析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省市的数据变化分析。读图可知,上海与江苏比较,领先优势逐渐缩小,再从图中可知,在2009年之后,江苏的人均GDP超过浙江,且优势日益扩大;安徽省与上海、江苏、浙江的差距扩大。
(3)加快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措施主要从行政壁垒、交通、城市间的产业分工和协作、上海的辐射作用等方面分析。加快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需要打破行政壁垒,完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互联互通加强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发挥上海市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内产业转移和升级与生产要素流动。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冰川表面的气温与同海拔自由大气相比,始终处于稳定的低温状态。图甲是“我国某山地冰川分布剖面图”,图乙是“某日观测站A处上空温度垂直分布的日变化图(单位:℃)”。从热力环流角度考虑。
完成下面小题。
【1】图甲中①地实测最大风频为
A.西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东北风
【2】一天中①地风力最强的是
A.7时-9时B.12时-14时
C.15时-17时D.4时-6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2019年8月10日凌晨,超强台风“利奇马”在浙江省温岭市登陆,一位摄影爱好者将该日上午拍摄的小视频发在朋友圈,视频中的云层由右侧向左侧快速移动。下图为“摄影爱好者的朋友圈及拍摄时台风中心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拍摄时镜头最可能朝向( )
A.南B.北
C.东D.西
【2】制作台风中心位置示意图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PS
B.GIS
C.RS
D.BD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毛乌素沙地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汉代时期该地水草肥美,后来由于不合理开垦、气候变化和战乱,地面植被丧失殆尽,就地起沙,形成沙漠。建国后,我国开展了改造毛乌素沙地的巨大工程,毛乌素沙地成为全球首个即将消失的沙漠。下图为“毛乌素沙地地理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毛乌素沙地生态脆弱的自然原因主要有( )
A.地形闭塞
B.热量不足
C.降水较少
D.土质疏松
【2】促进该区域可持续发展宜采取的措施有( )
A.实施人口迁移,提高环境承载力
B.发展节水技术,减少水资源浪费
C.全面封山禁牧,提高植被覆盖率
D.推行农旅结合,发展特色旅游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地等温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影响图中A、B两点气温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①纬度
②洋流
③海陆位置
④地形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2】如果图中等温线改为向北凸出,等温线最北点距大陆最南端距离最长的时间是( )
A. 1月B. 5月C. 7月D. 10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试分析A地发展畜牧业有利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
(2)B国有世界吞吐量最大的港口 港。试分析该港口的区位条件。
(3)简述D国地形的主要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某地发生森林火灾,通过对该地卫星影像的分析,绘制出“森林大火燃烧示意图”,t1至t4表示火灾的四个阶段。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绘制森林大火燃烧示意图,需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RS和GISB. RS和GPSC. GIS和GPSD. 数字地球
【2】下列叙述中,最为合理的是( )
A. a区比e区燃烧时间早B. b区比c区燃烧时间早
C. 森林大火至t4阶段结束D. d区有可能是湖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青藏高原自然带与北半球自然带分布相关图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题。
【1】图中四座山峰垂直自然带类型最多的是
A. 珠穆朗玛峰B. 木孜塔格峰C. 博格达峰D. 友谊峰
【2】影响四座山峰苔原带分布高度的主导因素是
A. 海拔高度B. 纬度位置C. 海陆位置D. 相对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日本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确立了“贸易立国”的发展战略。近年来,日本的对外经济结构已经从“商品输出为主”向“资本输出为主”转换,进入由“贸易立国”转向“投资立国”的新阶段。读“日本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回答下面各题。
【1】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其主要原因是
A. 日本工业原燃料和工业产品依赖于国际市场
B. 太平洋沿岸与其他大洲的距离较近
C. 各大河流注人太平洋,可实现河海联运
D. 太平洋沿岸航线被称为“海上生命线”
【2】日本许多汽车行业的知名企业纷纷到美国投资建厂,是因为美国
A. 国土辽阔,资源丰富 B. 经济发达,汽车市场广阔
C. 生产成本低,规模效益大 D. 汽车生产技术落后于日本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