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年 份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
植株数量 | 灌木植物 | 1 | 1.00 | 1.00 | 1.00 | 1.00 |
草本植物 | 1 | 1.18 | 1.20 | 1.21 | 1.23 | |
地上生物量 | 灌木植物 | 1 | 1.09 | 1.10 | 1.12 | 1.11 |
草本植物 | 1 | 1.47 | 1.55 | 1.52 | 1.53 | |
地下生物量 | 灌木植物 | 1 | 1.01 | 0.99 | 0.98 | 0.97 |
草本植物 | 1 | 1.21 | 1.29 | 1.42 | 1.58 |
【1】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
①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变 ④植被分布改变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
A. 植株数量
B. 总生物量
C. 地上生物量
D. 地下生物量
【3】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
A. 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 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 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
D. 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老年抚养比是老年人口数(65岁及以上)与劳动年龄人口数(15~64岁)之比。下表为甲、乙两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比较(含预测)。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年份 | 指标 | 甲国 | 乙国 |
2000 | 老年人口比重(%) | 6.9 | 16.2 |
老年抚养比 | 10.0 | 24.8 | |
2010 | 老年人口比重(%) | 8.5 | 17.0 |
老年抚养比 | 18.6 | 25.6 | |
2020(预测) | 老年人口比重(%) | 11.9 | 20.8 |
老年抚养比 | 26.3 | 33.0 |
【1】关于甲、乙两国人口老龄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国老龄化程度高于乙国
B. 甲国老年人口数量较少
C. 乙国人口老龄化早于甲国
D. 乙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
【2】2000~2010年,甲国老年抚养比的增长快于老年人口比重的增长,可能是因为甲国( )
A. 少年人口增长速度慢于老年人口
B. 老年人口比重增长快于总人口增长
C. 大量劳动力的国际劳务输出
D. 老年人口比重增速快于劳动力比重增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
A. 湖滩面积大,水浅 B. 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C. 湖底砂砾石广布,水质差 D. 湖区少有大雾,能见度好
【2】鄱阳湖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
A. 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
B. 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
C. 湖底平坦,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
D. 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季河道封冻,夏季来水量大
【3】过去50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围湖造田 B. 湖区地壳明显抬升
C. 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 D. 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海水稻”是指能够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水稻。稻米呈胭脂红色,硒含量比普通大米高7.2倍,具有基本不需要施肥、抗病虫、耐盐碱的独特生长习性。有专家设想计划用三年时间培育出“海水稻”新品种,其灌溉种植的耐盐率提高不低于1%(用淡水稀释海水),产量达200~ 300公斤/亩。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海水稻”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 市场 B. 政策 C. 科技 D. 环境
【2】将来可以重点开发“海水稻”地区是
A. 长江三角洲 B. 江南丘陵 C. 云贵高原 D. 黄淮海平原
【3】“海水稻”并非新鲜事物,推广它的制约因素主要是
A. 成本高 B. 品质差 C. 产量低 D. 机械化程度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土林是一种特殊的流水侵蚀地貌。西藏阿里地区的札达盆地是我国土林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之一。该地土林物质主要由砾卵石、细粉砂和粘土等组成。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札达土林景观岩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 岩石风化 B. 风力沉积 C. 流水侵蚀 D. 河湖沉积
【2】札达土林得以保存完整的气候、气象条件为
A. 海拔高, 日较差大 B. 气候寒冷,气温年较差小
C. 空气干燥,降水少 D. 大气稀薄,光照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老农进城,看见一广告牌上写着: “苹果,优惠价4688!”老农一惊:“谁吃得起?”往前走,又看见一个广告牌:“小米,2299!”老农想,八成是骗子!继续前行,又看见一个牌子写着:“小辣椒,只要998!”老农实在忍不住了,拿起手机给儿子打电话:“娃啊,别打工了,快回家种地吧,我们要发了……”。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若老人的家乡为我国苹果生产基地之一,则其家乡最可能位于
A. 东南丘陵 B. 四川盆地 C. 黄土高原 D. 云贵高原
【2】老人的家乡与儿子打工地(重庆)的气候特点可能是
A. 老人的家乡夏季高温少雨 B. 儿子打工地光照不足
C. 老人的家乡年降水量很丰富 D. 儿子打工地冬季寒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日本沉没》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影片中提到日本将会地震火山接连爆发,80%的国土沉没,8000万的日本人无家可归。当然一切都是日本人的臆想,但最近美国科学家公布的研究结果宣称,日本的沉没或将成为现实。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从板块构造学说的角度推测日本沉没的原因是
A.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
B. 日本列岛逐渐向海沟俯冲
C.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碰撞导致岩层下沉
D. 亚欧板块内部断裂下沉
【2】下列有关日本火山地震描述正确的组合是
①新西兰和日本一样同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故多火山地震 ②日本列岛大致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呈东北-西南走向 ③日本如果出现相同级别的地震,深源地震要比浅源地震危害更大 ④日本火山岩浆活动赋予了日本丰富的硫磺矿产资源和地热能资源 ⑤火山喷发出的火山灰会削弱太阳辐射和大气逆辐射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稀土(RARE EARTH)有“工业维生素”的美称,是广泛应用于电子、新能源等重要领域的战略资源。我国的稀土资源目前储量占世界的30%,出口量却占世界的90%以上。长期以来由于稀土开采工艺低下,稀土矿区环境污染严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稀土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 过量开采,运输压力大 B. 破坏土地资源,环境污染严重
C. 技术水平低下,开采量有限 D. 以初级产品为主,价格高、创汇多
【2】有利于稀土资源合理开发的有效措施是
①加大科技投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②禁止开发利用,防治环境污染 ③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④实施环保标准,加强矿区土地复垦与绿化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决定从2008年9月1日起上调大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降低小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这一政策调整,旨在降低汽油、柴油消耗、减少空气污染,促进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目标的实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这一政策出台的主要社会背景是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 )
①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的问题 ②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 ③经济增长过快,资源全面枯竭的问题 ④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均资源短缺的问题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2】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压缩生产规模 B. 倡导循环经济
C. 减少资源开发 D. 控制人口数量
【3】针对我国能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的措施有( )
①拓宽国际合作,拓展能源进口渠道 ②调整工业结构,发展低能耗产业 ③因地制宜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④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 ⑤提高能源的产量 ⑥加强改善运输环节
A. ①②③ B. ①⑤⑥ C. ②④ D. 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