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图为“我国东南丘陵某小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50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R、M两点相对高度的取值范围是(    )

A.50~350米 B.380~650米 C.350~450米 D.450~550米
【小题2】①、②、③、④四条登山路线中,平均坡度最陡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1】C 
【小题2】B

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材料,图中等高距为50米,山峰高度620米,可以计算出河流两侧等高线的海拔高度是100米,还后计算出R的海拔高度约450-500米之间,M的海拔高度为50-100米之间,计算出两点间高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就是相对高度的取值范围,约350-450米之间,C对。
【小题2】同一幅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读图可以判断,①、②、③、④四条登山路线中,②线是最密集的线路,所以坡度最陡,B对。
考点:等高线图的判读,高差计算,等高线图的实际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城市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其发展演变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读“某城市空间不同阶段的发展演变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四个阶段按时间的发展演变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④③②D.②③①④
【小题2】图中四个阶段表明(    )
A.①阶段以农业生产为主,城市等级不明显
B.②阶段区域以小城镇为主,区域内部经济差异比较小
C.③阶段逆城市化格局已经出现,现代化交通网络形成
D.④阶段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化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近百年来甲、乙两个天然物种生存地域的水平变迁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甲、乙两个天然物种生存地域的重叠范围越来越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高度的变化 B.距海远近的变化
C.气温的变化 D.降水量的变化
【小题2】在全球,这种变化最不明显的地区应位于(    )
A.西西伯利亚平原 B.亚马孙平原
C.墨西哥高原 D.埃塞俄比亚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某地政府拟开办一家工厂,选定的甲、乙、丙、丁四地的成本比较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按主导因素划分,该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

A.市场导向型B.劳动力导向型
C.原料导向型D.动力导向型
【小题2】从成本构成看,该工厂应选在(  )
A.甲地 B.乙地C.丙地D.丁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2011年日本地震海啸后形成的巨型垃圾海上漂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促使垃圾沿图示方向漂移的盛行风是(    )

A.西北季风B.东北信风C.盛行西风D.东南季风
【小题2】垃圾最终漂移至美国西海岸是受(    )
A.顺时针的中高纬度洋流影响
B.逆时针的中低纬度洋流影响
C.顺时针的中低纬度洋流影响
D.逆时针的中高纬度洋流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示意近8年来中国对美国投资总额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中国对美国投资主要分布在(  )

A.太平洋及北冰洋沿岸地区
B.太平洋沿岸地区
C.五大湖及大西洋沿岸地区
D.墨西哥湾沿岸地区
【小题2】影响中国企业到美国投资家电制造业的主要因素是(  )
A.矿产与技术 B.政策与市场
C.能源与交通 D.土地与劳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的关系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各曲线中,按城市发展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③②①④
【小题2】该城市在图示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
A.人口逐渐向市中心聚集,城市化水平提高
B.城市中心区人口减少,工业向城市中心区日趋集中
C.城市中心区经济萎缩,城市化水平降低
D.郊区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居民生活条件大幅度改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图中②国0~14岁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正确措施是(    )
A.70%鼓励生育B.60%计划生育
C.15%采取移民政策D.30%鼓励人员出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表示人口数量变动状况(迁移差额率正值表示人口迁入),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丙点表示的人口变动状况正确的是

A.人口增加 B.人口减少 C.变动较大 D.基本不变
【小题2】能正确反映西亚地区人口变动状况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