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2000年8月19日,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三江”是指图中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C.③④⑤  D.①②④
C
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之青海和主要河流的分布两个知识点。首先要明确三江源位于青海省,然后在结合图册,可以读出③是澜沧江,④是金沙江(长江的一部分),⑤黄河。所以选择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
A.春旱、寒潮、沙尘暴
B.寒潮、台风、沙尘暴
C.伏旱、暴雪、沙尘暴
D.伏旱、洪涝、冻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示区域棉花种植有利的区位条件有(  )
①地处亚热带地区,太阳辐射较强 ②位于河流冲积平原,土质好 ③河网密度大,排灌方便 ④梅雨季节降水多,晴天少 ⑤接近消费市场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D.①②③⑤
小题2:甲处山脉山麓地带的植被自然带是(  )
A.热带雨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小题3:目前,图示区域的部分产业正在向安徽省转移,其原因是(  )
①安徽省科技发达,技术先进 ②安徽省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③安徽省地价相对低廉
④安徽省气候温和适宜
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表中为我国东部地区的三种典型土壤:黑土、水稻土、红壤成分表,分析回答问题。
土壤
水分
空气
矿物
有机质
a
30%
20%
49%
1%
b
25%
30%
37%
8%
c
35%
15%
47%
3%
小题1:表中a、b、c代表的三种土壤正确的排序组合是
A.黑土、水稻土、红壤B.红壤、黑土、水稻土
C.水稻土、黑土、红壤D.红壤、水稻土、黑土
小题2:关于上述三种土壤的正确叙述是
A.a土壤广泛分布于江南丘陵和四川盆地
B.b土壤分布区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c土壤是在人类长期开发利用过程中形成的
D.a、b、c土壤共同的改良途径是增施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A城市钢铁工业发达,其主导区位因素是
A.燃料 B.原料C.交通D.市场
小题2:有关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城市北侧山脉是阴山
B.A城市附近的河段无结冰期
C.A城市附近河段的年径流量由西向东增加
D.A城市为所在省区的行政中心
小题3: B地区近几年来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可能导致的后果有
①水土流失加剧 ②产生构造地震 ③风沙危害加剧 ④土壤盐碱化加剧
A.①③ B.②③C.③④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为我国两大淡水湖,据图回答问题。

小题1:甲湖面积比上个世纪缩小了近一半,其后果是:
A.造成上游水土流失B.导致湖滨土地沙漠化
C.对赣江调节能力减弱D.对长江调节能力减弱
小题2:根据乙湖泊周边地区生活、生产的特点,应主要防治:
A.富营养化B.霉素增加
C.酸度增加D.碱度增加
小题3:治理乙湖污染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 该流域内提倡使用无磷洗涤剂
② 建污水处理厂,实施污染达标排放
③ 减少网箱养殖面积
④ 引水入湖,使湖水能不断循环和流动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图海南岛,回答问题

小题1:关于该岛气候及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照充足,夏长冬暖
B.该岛受台风活动影响,西部破坏力比东部地区大
C.地处低纬,该岛不受寒潮影响
D.该岛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
小题2:下列分析甲乙丙丁四地适合建盐场的因素正确的是
A.甲地接近副高,降水少,蒸发旺盛
B.丙地地势平坦,盐场面积大,利于海水蒸发
C.丁地地处雨影区,降水少蒸发旺
D.乙地纬度低,太阳辐射强,蒸发旺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以下各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的有 (    )
①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②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③1000毫米降水量线              ④一月份00C等温线
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城市N以西的铁路名称是
A.青藏铁路B.兰青铁路C.兰新铁路D.宝成铁路
小题2:M河谷地是该地区重要的农耕区,其农业生产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
A.光照B.水C.土壤D.地形
小题3:与上海、天津相比,城市N作为毛纺织工业中心的区位优势
A.接近市场B.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C.接近原料产地D.交通运输方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