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为“江苏省2005~2014年人口变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这一期间,江苏省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
A. 波动下降B. 增长加速C. 增长减缓D. 增长停止
【2】目前,江苏省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是( )。
A. 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B. 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
C. 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D. 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
【答案】
【1】C
【2】A
【解析】
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以及江苏省的人口增长模式特点。看清图例,仔细分析曲线和柱状图的变化趋势就不难解答本题组。
【1】据图可知,2005-2014年间,江苏省人口数量持续增长,在2011年前较快,2011年后增长速度减慢。所以这一期间,江苏省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是增长减缓。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江苏省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较低的增长水平,对应的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特点为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本题难度较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增长模式主要有原始型(高-高-低)、传统型(高-低-高)、现代型(低-低-低)。江苏经济较为发达,应该属于现代型增长模式。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位于湖南省南部新田县的石古湾村是国家级贫困村。该村三面环山,植被较为茂密。村内有一口泉眼,全年水量充盈,且每天会出现数次潮沙一般的涨落现象,被称为“潮汐泉”。其形成与虹吸作用有关:当蓄水溶洞水位达到甲水位时,地下水会通过曲管越过高处流出,形成泉涌;当洞内水位降至乙水位时,泉水水位回落( 如图所示 )。 潮汐泉在全国目前仅发现 22 处,且多处遭到破坏 。
(1)分析潮汐泉冬、夏季每次涌出的水量以及一天内水位涨落频次的异同。
(2)说明当地植被对潮汐泉现象的作用。
(3)你是否赞同“潮汐泉是当地脱贫的金钥匙”这一说法,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图所示。读图,回答下面单选题。
【1】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
A. 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 B. 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
C. 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 D. 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
【2】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
A. 日照更长 B. 气温更高 C. 植被更密 D. 海拔更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一个地区的城市聚落分布进行模式化处理得出的图像,有省政府驻地、地级市政府驻地、县政府驻地、乡政府驻地,其中甲区域分布着若干乡村聚落。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地区中等级最高的城市是( )
A. aB. bC. cD. d
【2】甲区域的居民可以沿图示箭头到附近城市寻求服务,通常情况下,到达频率最高的( )
A. uB. tC. sD. 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依据图示信息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处钻井定能找到石油B. 乙处顶部受挤压容易成谷
C. 丙处适合开凿地下隧道D. 丁指示的可能是大理岩
【2】甲处山地的成因为( )
A. 内力挤压成山B. 外力侵蚀成山
C. 熔岩堆积成山D. 断块上升成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思考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⑥四处地形分别是 、 、 、 、 。
(2)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选在甲处好还是乙处好?为什么?
(3)该区域水库的坝址选在了A附近,请说明理由。
(4)图中②处陡崖顶部海拔约为 米,陡崖相对高度为 米。
(5)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大致为 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伊塞克湖属于内陆湖,湖面平均海拔约1608米,面积约6200多平方千米,是世界最深的高山大湖,湖水清激澄碧,终年不冻。该湖东西两岸年降水量差异大,东岸地区有常年积雪。
材料二 在伊塞克湖的沿岸地区,是吉尔吉斯斯坦的重要产棉区和畜牧区。随着灌溉技术的提高,灌溉用水量明显减少。湖中有20多种鱼类,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该湖已成为候鸟迁徙、过冬和繁殖之地。
材料三 左图为伊塞克湖地理位置示意图。右图为1990-2015年湖泊面积变化曲线。
(1)简述伊塞克湖“清澈澄碧、终年不冻”特点的成因。
(2)分析伊塞克湖入湖径流量东多西少的自然原因。
(3)推测伊塞克湖1998年以来湖泊面积变化的影响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 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 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温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花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图5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
(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
(3)目前横县县城集聚了100多家茉莉花茶厂。分析横县县城集聚众多茉莉花茶厂的原因。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说明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
问题②:为以茉莉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8年春节热播的电视剧《闯关东》是一部宏观展现山东人闯关东历史的民族史诗。从清朝初期至新中国成立之前,迫于生计的大批华北穷苦百姓历尽艰辛,闯荡到东北大地谋求生存。在这股移民大潮中,尤以山东人最多,是我国近代最大的一次移民浪潮,被称为“闯关东”。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黑龙江,由此导致了两地人口迁移的方向出现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现象。
材料三:见下图:
闯关东路线示意图
(1)依图填写下列甲、乙间迁移线路上数码所示的主要城市名称,并扼要说明这些城市相同的地形特点。
(2)下列选项不是吸引山东人“闯关东”的原因的是( )
A.东北地区土地辽阔,有利于农民开荒种地
B.政府开放封禁政策,加大了山林、草原的开发
C.山东当时战局混乱
D.东北地区当时人均收入水平高
(3)改革开放以来,为什么人口迁移出现“雁南飞”现象?
(4)“闯关东”和“雁南飞”时期对东北地区产生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