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各题。
1.设A、B两地和B、C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分别为L1和L2,则( )
A.L1和L2相等 B.L1约为L2的一半
C.L1约为L2的1.5倍 D.L1约为L2的两倍
2.若飞机从图中B点飞往D点,沿最短航线飞行,合理的方向是( )
A.一直向东 B.一直向西
C.向东南→东→东北 D.向西南→西→西北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高一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两幅图分别是两条大河河口图,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流哪岸相连( )
①甲岸 ②乙岸 ③丙岸 ④丁岸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材料一 藏红花(又名番红花)是世界上最昂贵和最珍贵的香料之一,主要产地是伊朗、西班牙和克什米尔地区。印度藏红花大都来自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克什米尔素以群山环绕、夏季凉爽、气候宜人的天然旅游胜地而闻名于世,享有“东方的瑞士”之美誉。
材料二 亚洲部分区域图。
材料三 藏红花性喜冷凉湿润,喜光怕热,耐半阴,较耐寒,冬季不低于-10℃即可安全越冬;忌雨涝积水,宜排水畅通、疏松肥沃、腐殖质丰富的沙质土。生长适温为15~25℃,整个生育期为210天左右。
(1)简析克什米尔地区气候宜人的成因。(4分)
(2)说明克什米尔地区种植藏红花的优势自然条件。(5分)
(3)中国公司到克什米尔地区租地种植藏红花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四省区中,临海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四省区中,纬度最高、位置最偏东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图中四省区中,少数民族最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成都石室中学高二上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下图中空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空气上升是因为气压高
B.③处气压较④处高,所以空气下沉
C.⑥处气温高、气压低,空气下沉补充
D.④处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成都石室中学高二上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黄河站(78°55′N,11°56′E)是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至北极点的距离约为( )
A.600千米 B.900千米 C.1200千米 D.1500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3.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吉林省吉林市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交换的一般情况看,图中各代号表示的物质分别是: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
⑥_________,⑦__________,⑧__________,⑨_________,⑩_________。
(2)⑥和⑦的交换是通过________作用进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吉林公主岭一中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读下列图表。
(1)写出A、B、C、D的地理坐标:A. B.
(2) A、B、C、D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 ,位于东半球的是 。
(3)A、B、C、D四点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 ;四季分明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