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是地球公转的轨道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匀分成四等份,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 )
A.甲→乙B.乙→丙
C.丙→丁D.丁→甲
【2】2010年11月1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正式开始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
A.甲点B.乙点C.丙点D.丁点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豆耐贫瘠、喜温暖,在日照时间长的条件下才能开花结实。2017年,俄罗斯为中国农 业承包商在远东地区提供百万公顷土地,用于生产中国国内紧缺的大豆。2018年10月中旬,第一批收获的大豆在哈巴罗夫斯克集中装船,赶在封江之前运抵黑龙江的抚远,再通过火车运向中国内陆地区。
(1)说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地区农业滞后的社会经济原因。
(2)分析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地区大豆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
(3)推测中国农业承包商把在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地区生产的大豆选择船运运抵中国抚远再转铁路运往内陆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太湖石,又名窟窿石、假山石,是一种石灰岩,因最早发现于江苏、浙江之间的太湖地区而得名, 广义上的太湖石,即把各地产的由岩溶作用形成的千姿百态的碳酸盐岩统称为“太湖石”,因其多窟窿和褶皱纹理使其千姿百态、玲珑剔透,常用于制作假山景观(见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太湖石属于
A.变质岩B.沉积岩C.喷出岩D.侵入岩
【2】造成太湖石千姿百态、玲珑剔透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冰川侵蚀作用B.流水侵蚀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D.风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及“火山喷发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______波,B表示_________波。
(2)D表示__________界面,该面以上C代表_______。
(3)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消失,地震波B的速度也突然_______,该处称为_______界面,其上下物质状态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4)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
B.地球的内能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C.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
D.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5)地震发生时,在农田里耕作的农民的感受是(_______)
A.左右摇晃 B.上下颠簸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表为我国某省一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调查记录的当地农事活动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表中信息推断,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当地主要农作物为冬小麦、玉米B.当地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
C.该地农业机械化程度很高D.该地可能位于热带和亚热带
【2】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该省区的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大力开垦荒地,引进种子B.多用高效化肥,提高产量
C.发展绿色农业,保质保量D.使用剧毒农药,减少虫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画出晨昏线,用 斜线表示夜半球。
(2)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____(晨或昏)线,它与太阳光线的关系是________。
(3)B即将进入________(昼/夜)半球。
(4)按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把图中各点排列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枯落物是植物地表器官枯死后的所有有机质的总称,地表枯落物蓄积量与径流等因素密切相关。科考组选择黄土高原某小流域内分别均匀种植乔木、灌木、草本的三个坡面观察枯落物。这三个坡面具有相似坡度、相同坡向,撂荒之前均为坡耕地,植被恢复年限均大于25年,植被生长过程受人类影响很小。下图示意三个坡面不同坡段枯落物蓄积量。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对应的植被类型依次是
A. 乔木灌木草本B. 草本乔木灌木
C. 灌木 草本乔木D. 草本灌木 乔木
【2】枯落物对区域环境的影响有
A. 增强降水侵蚀力B. 促进土壤水分蒸发
C. 减小土壤孔隙度D. 增加地表水分下渗
【3】①②类植被单位面积的地表枯落物蓄积量均是在坡中最多,其共同的原因是
A. 径流在坡中的速度最快B. 径流搬运作用在坡中明显削弱
C. 径流量在坡中达到最大D. 地表枯落物在坡中的产量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各线示意不同纬度①--⑤地的白昼长度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图中①地位于北半球,则a点时刻应为( )
A.春分B.夏至
C.秋分D.冬至
【2】图示五地中( )
A.③地纬度高于②地
B.④地位于赤道附近
C.①地、⑤地白昼长度变幅最大
D.②地位于极圈之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至D时,是_______月_______日左右,北半球是_________(节气)。
(2)地球公转到B点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a、b、c三地的线速度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最接近近日点的是__________点,其公转速度较________。
(5)在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均出现极昼的是___________点。
(6)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是在__________点至___________点期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