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0分)旅游地理

《南极:终极之旅》是由资深极地科学家以其丰富学识和亲身经历,对南极洲的自然地理、环境生态、科学价值与历史人文等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尤其从旅游的角度对南极不同地区的景观特色和观光要览,经典旅游线路,相应的知识储备,野外探险安全和旅游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加以详尽介绍。下图为《南极:终极之旅》封面。

说出南极地区主要的特色旅游资源及南极旅游开发的不利条件。

原始的冰原景观;独特的动物资源;奇特的天文现象。(答出其中两点即可,4分)南极距离遥远,自然条件恶劣,危险性大;生态脆弱,旅游环境容量小;接待能力差。(6分)

【解析】

试题分析:

南极是极地大陆,厚厚的冰层覆盖,有原始的冰原景观。与其它大陆隔离,有独特的动物资源。独特的环境,奇特的天文现象。 南极距离旅游客源地遥远,自然条件恶劣,危险性大。生态脆弱,旅游环境容量小,接待能力差,限制了旅游的发展。

考点:旅游资源的特点,开发旅游资源的条件。

考点分析: 考点1: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考点2: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考点3: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 考点4:旅游与区域发展 试题属性
  • 题型:
  • 难度:
  • 考核:
  • 年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六校高三3月联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干热风是小麦扬花灌浆期间出现的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综合性农业气象灾害。右图是河南省某地1951年~2014年干热风日数年代变化统计图。

试分析干热风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地地貌景观与地质剖面图,该地区地质事件由先到后发生的顺序为

A.断层形成、褶皱产生、岩浆侵入、固结成岩

B.褶皱产生、岩浆侵入、断层形成、固结成岩

C.固结成岩、断层形成、岩浆侵入、褶皱产生

D.固结成岩、褶皱产生、岩浆侵入、断层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云南省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文科综合试卷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动车组是配备现代化服务设施的旅客列车单元,时速高达200Km或以上,安全性较高。下图为我国2014年已通动车组路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1.关于我国动车组路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覆盖了全国的铁路运输网

B. 都分布在我国地势平坦的地区

C. 中西部较东部地区发展更快

D. 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其布局的主要因素

2.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因速度快,动车组在短途运输中占优势

B. 因价格高,航空长途运输受动车组影响较大

C. 动车组客货运量小于水陆运输

D. 动车组较传统列车停靠站点更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日照市高三3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城市规划图,为加强新区建设,将新建居住地、公路线各一处。有居住地B1、B2、B3和公路L2、L3作为选址方案。完成下列各题。

1.新建住宅区和公路线的最佳组合是

A.B1、L2 B.B3、L2

C.B2、L3 D.B3、L3

2.关于该城市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区分散布局利于环境保护 B.为改善城市环境设置了基本农田

C.工业新区位于市中心的下风向 D.城市空间形态主要受交通线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世界某特大城市20世纪下半叶工厂数量的变化,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城市布局合理,由图可判断,符合该城市的风频

2.由该城市工厂数量变化得出

A.工厂的布局变化是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反映

B.工厂的布局变化是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

C.工厂的数量变化导致了逆城市化现象

D.工厂的数量变化有利于减轻了城市的环境压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红色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6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4年12月26日,兰州铁路局开通兰州至乌鲁木齐首趟动车,标志着世界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将全线开通运营。兰新高铁全线地质最复杂海拔最高、建设标准最高的铁路,全长1776公里,共设31个车站。

材料二:图甲为兰新高铁过站线路图,图乙为乌鲁木齐到吐鲁番地形略图

材料三:从西宁到武威要拐一个90°的角,让设计院的工程师觉得很不方便,绕路。到张掖的话拐的是钝角,是约120°——145°。且从西宁到武威的祁连山地质条件差,坡道斗,弯道的曲线半径小,隧道又多,不符合建设要求;而西宁到张掖穿越祁连山的地质条件相对来说好一些……

(1)列举祁连山南北两侧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差异。(6分)

(2)材料二图乙达坂城至吐鲁番附近一段被称为“30里风区”,简述“30里风区”多大风的原因。(6分)

(3)兰新髙铁与兰新铁路线路不完全重合,试说明高铁经过西宁到张掖,而没途经武威的原因。(6分)

(4)试评价兰新高铁对我国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此图表示的是夜晚

②此图表示的是白天

③此时吹山风

④此时吹谷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甲地的夜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该地

A.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作上升运动

B.夜晚气温低于白天,气流作下沉运动

C.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作下沉运动

D.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气流作上升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下学期期初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请回答以下问题。

1.2005-2010年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C.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D.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2.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城间的人口迁移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