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图14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中此森林集中分布的海拔(m)最可能是( )

A.1800~1900 B.1900~2000

C.2000~2100 D.2100~2200

2.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是( )

A.喜光 喜湿 B.喜阴 喜湿

C.好热 耐旱 D.耐寒 好旱

3.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苔原带中该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主要原因是( )

A.光照增强 B.水土流失加重

C.气候变暖 D.降水减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湖南省高三下学期六校联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某河流依次流经A、B、C三城市的流量和年平均污染物浓度示意图。图中三城市规模和产业构成

说明河流流经A、B、C三城市水污染的变化特点,并推测形成上述差异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高湖南省衡阳市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6a示意巴丹吉林沙漠及其附近地区。巴丹吉林沙漠降水稀少(年降水量小于80mm),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3500 mm),年均温7~8℃。沙漠中分布众多湖泊,湖水终年不冻。湖泊水的物理化学成分与青藏高原冰雪融水、河西走廊深层地下水接近,湖底常见碳酸钙沉积。沙漠中沙丘广布,还有众多高大沙山(沙山高200 ~300 m, 最高500 m 以上),沙山内部有碳酸钙胶结层(图6b)。近年来,临近的河西走廊沙漠化加剧。

(1)指出巴丹吉林沙漠中湖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并依据图文材料说明判断依据。

(2)说明巴丹吉林沙漠中湖水碳酸钙沉积的原因。

(3)说明巴丹吉林沙漠中高大沙山形成过程。

(4)提出防治河西走廊荒漠化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a为Z县某流域示意田,图b为Z县2010年与历年1一8月逐月降水量对比图。Z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2010年8月7日夜间Z县突降暴雨.8日凌晨Z县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分析Z县此次特大泥石流的成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目前,全球化下的国际人口迁移日益频繁,迁移人口的结构也出现新特点。下图示意2010年迁入日本的移民居留目的百分比(图a)和受教育状况百分比(图b),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迁入日本的移民居留目的的主导因素是

A.文化教育 B.自然环境 C.移民政策 D.经济水平

2.迁入日本的移民主要从事

A.高端制造业 B.电子商务业 C.低端服务业 D.教育培训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天津市高三毕业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留学生程程春节期间由温哥华(西八区)回国探亲,其行程于2月10日12:50从温哥华起飞,2月11日16:00在北京降落;2月19日17:40从北京起飞,2月19日12:05在温哥华降落(所有起飞\降落时间均为当地时间),据此并结合图9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回国途中该同学在飞机上所见正确的描述是( )

A.经历日出、日落各一次 B.从起飞到降落一直为白昼

C.经历的夜大于昼 D.飞机大部分时间在云雾中飞行

2.来回途中合理的现象和原因是( )

A.返回加拿大时飞机追逐着晨线飞行

B.返回加拿大时飞机追逐着昏线飞行

C.回国比返回加拿大时间短是因为地球向东自转

D.回国比返回加拿大时间短是因为受西风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天津市高三毕业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湖面海拔456米,湖水非常纯净。8月表层水温最高,约为9—10℃,冬季有88—146天的结冰期。在贝加尔湖周围,总共有大小336条河流注入湖内,而从湖中流出的则仅有安加拉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贝加尔湖周边年温差很小,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冬季受亚洲高压控制,强大的下沉气流造成增温,使冬季气温升高

B.既有河水流入也有河水流出,有利于热量的平衡与传递

C.湖面对太阳辐射强反射,是夏季气温低主因

D.贝加尔湖蓄水量大,使夏季增温、冬季降温幅度小

2.安加拉河的河流特征合理的描述是( )

A.与贝加尔湖及注入湖泊的多条河流相连,航运价值高

B.由于地处亚欧大陆内部,安加拉河的灌溉功能非常突出

C.流量稳定,季节变化较小

D.由于纬度较高,冬季气温极低所以河水结冰迅速,不会形成凌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为纬度50°附近欧洲和南美西部沿海两地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乙地的地带性植被为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温带草原

2.甲地冬季气温高于乙地,其原因是甲地

A.纬度和海拔更低 B.太阳高度更大和白昼更长

C.沿岸暖流影响大 D.该纬度地带海洋面积更大

3.导致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大气环流 C.洋流 D.海陆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甘肃省兰州市高三3月诊断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目前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2014年消费426000万吨标准煤(2004年为230281万吨标准煤),占全球消费量的22.4%。核电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冷却水,是一种高效的清洁能源,但核电站的安全备受人们关注。

截止2015年8月12日,我国大陆现役核电机组数量达26台,加上正在修建的共51台。根据“十三五”规划草稿,我国将在2016年开始的五年内,每年建设6到8座核电站。近年我国核电工业与英国等多国展开深入合作,与阿根廷签下核电装备59.94亿美元大单。

(1)与2004年相比,简述我国2014年能源消费特点。

(2)分析我国已运营核电站全部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原因。

(3)对于我国今后是否应该大力发展核电,请说出自己的观点,并阐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