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的a、b、c分别表示地球上A、B两条纬线间北半球夏至日、春秋分日和冬至日时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图中A纬线和B纬线所表示的纬度分别是:
A.10°N与20°N | B.20°N与30°N |
C.0°与10°S | D.10°S与20°S |
A.正东、正南、正西 | B.正西、正北、正东 |
C.东北、正北、西北 | D.西南、正南、东南 |
【小题1】A
【小题2】B
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从图中可知夏至日A地正午太阳高度约为730左右,春秋二分日约800,冬至日约770;B地正午太阳高度约为830左右,春秋二分日约700,冬至日约470;根据正午太阳高度=900-│当地地理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可得出A为10°N、B为20°N ,A对。也可以分析,春秋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800和700,可知纬度分别为10°和20°,夏至日的太阳高度都比冬至日大,可见AB两地都在北半球。
【小题2】“当图中A纬线被晨昏圈分割的昼弧与夜弧等长时”说明昼夜平分,A地不在赤道上,昼夜平分说明太阳直射赤道,全国都东升西落,北京天安门广场太阳日出、正午、日落分别在正东、正南、正西,旗杆在日出、正午、日落时的影子朝向依次是正西、正北、正东(影子方向与日出方向相反),A对。
考点: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应用、太阳视运动与影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 )
A.5时、20时大气较稳定 | B.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 |
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 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数字中国”的地理空间框架,“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初步形成,大大提升了国土监管能力。据此回答題。
【小题1】对土地资源“天上看,网上管”,分别运用的现代地理技术是
A.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
B.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
C.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 |
D.全球定位系统和数字地球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中纬度某区域示意图,图中实线为等高线,虚线a、b表示等温线。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示区域为。
A.北半球山脊 | B.北半球山谷 | C.南半球高原 | D.南半球山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两工业区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是
①地理位置优势 ②煤炭资源丰富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水力资源丰富
⑤城市人口密集,劳动力素质高 ⑥农业发达,著名的“鱼米之乡”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⑤ | D.④⑤⑥ |
A.酸雨 | B.水污染 | C.臭氧层空洞 | D.全球变暖 |
A.铁矿资源缺乏 | B.劳动力短缺 | C.科技水平较低 | D.市场狭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气候要素材料图”(如左图和右图所示),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
B.乙图与右图反映的气候类型相同 |
C.丙图气候类型在非洲和南美洲均无分布 |
D.丁图气候类型只分布在亚洲和北美洲 |
A.苹果、梨 | B.猕猴桃、柠檬 | C.葡萄、柑橘 | D.哈密瓜、荔枝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国家领导人近期出访了俄罗斯等四国,行程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问题。
从俄罗斯到南非经过的自然带类型主要有
①温带草原带 ②热带雨林带 ③热带草原带 ④热带荒漠带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a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 |
B.a、b、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b<c |
C.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
D.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
A.增强a辐射 | B.增强b辐射 | C.增强c辐射 | D.改变b的辐射方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