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中高纬度湖泊水体的温度、溶解氧等物理性质具有明显的垂直差异和季节变化,湖水中的溶解氧来源于大气和水草、水藻的光合作用。下图示意美国北部湖泊夏季(a)和冬季(b)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相对于其他季节,夏季湖泊均温层内含氧量急剧减少,主要原因是
A. 水温升高,水中溶解氧逃逸 B. 细菌分解有机物加快
C. 与上层水体交换加剧 D. 鱼类呼吸消耗增多
【2】冬季,与有冰覆盖但无雪覆盖的湖泊相比,冰面有厚雪覆盖的湖泊鱼类更容易死亡,其原因可能是
A. 湖水中没有光合作用 B. 水温更低
C. 湖水分层现象消失 D. 水温偏高
【答案】
【1】B
【2】A
【解析】
【1】夏季变温层的水温高于均温层,但是水中溶解氧远远高于均温层,A错误;夏季均温层水温升高,细菌分解有机物速度加快,使得消耗的氧气量增加,B正确;均温层与上层水体交换加剧会使得均温层内含氧量增加,C错误;夏季,鱼类主要集中在变温层内,对均温层的含氧量变化影响小,D错误。故答案选B。
【2】冬季,冰面有厚雪覆盖的湖泊,冰雪对太阳辐射有强烈的反射作用,使得到达湖泊的光热资源少,抑制了湖泊中植物的光合作用,湖泊中含氧量减少,鱼类更容易死亡,A正确;有冰雪覆盖的湖泊,冰层阻止空气与湖泊热量的交换,使得湖泊内温度更高,B错误;冬季湖水上下的温度、含氧量等方面有差异,湖水分层现象依然存在,C错误;冬季湖泊的水温远远低于夏季湖泊水温,因此不可能是水温偏高导致的鱼类死亡,D错误。故答案选A。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我国东南某区域借助GIS系统识别生态、生产和生活空间的一组图像资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A.甲地宜大规模种植水稻 B.乙河自南向北,流速较快
C.丙地的城镇化水平最低 D.丁比戊路更宜建高速公路
【2】在进行绿色宜居城镇发展规划时,还需要叠加该区域的
①降水分布图 ②土地利用图 ③空气质量图 ④矿产分布图 ⑤人口分布图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2016年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全面二孩政策目标人群是指新政策实施后,新增符合生育二孩的育龄妇女,下图为2016年我国某省全面二孩政策目标人群调查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实行“全面二孩”政策说明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特点是( )
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该省新增出生人口数量相对有限,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生育观念 B. 医疗水平 C. 经济能力 D. 生物学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阿拉瓜利河位于巴西亚马孙河流域的北部,注入大西洋,全长只有220千米,但下游河道宽约2千米,河床较浅。流域内人烟稀少,热带雨林茂密,沿河多沼泽。每年4月,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中心在一直线上,亚马孙河河口附近的众多支流都会出现涌潮,但最壮观、最野性的涌潮在阿拉瓜利河,其浩浩荡荡的潮水从河口沿河道逆流而上近60千米,时速30余千米,潮高可达2-4米。下图示意阿拉瓜利河的中下游位置。
(1)(第五次考试变式)说明阿拉瓜利河主要的水文特征。
(2)分析阿拉瓜利河河口附近每年4月涌潮最壮观的原因。
(3)分析阿拉瓜利河下游河道宽阔但河床较浅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区南部山地坡度较陡,其原因可能是
A. 风力侵蚀 B. 断层相对上升
C. 岩层褶皱隆起 D. 流水侵蚀
【2】与①河比较,②河
A. 冰期更短 B. 落差更大
C. 含沙量更大 D. 有凌汛
【3】图中M地与海口(20°N,110°E)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相差最小的日期是
A. 3月21日 B. 6月22日
C. 9月23日 D. 12月22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老挝是工业不发达的内陆山国,铜矿资源品位高,多露天矿,主要工业有发电、锯木、采矿等。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精炼铜生产国,同时需要进口大量的优质铜矿。近年来,中国公司积极参与老挝铜矿的勘测和开采,开采的矿石主要运回国内加工,再销往中国各地和东南亚国家。目前,中国铜业投资区域主要集中在北部甲地区,中部乙地区(如下图)涉及较少。
(1)分析老挝铜矿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2)分析中国公司投资区域主要集中在甲地,而乙地较少的原因。
(3)简述中国公司开采老挝铜矿对当地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
(4)有人建议老挝本国应该建铜矿精炼厂,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随着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缓缓开启闸门,清澈的汉江水奔流北上,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示意2013年北京市供水和用水构成。
2013年北京市全年供水来源
2013年北京市全年用水统计
材料二 下图为1980~2000年北京市平原地区地下水埋深(指地下水面到地表的距离)变化图。
材料三 下图示意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比例。
(1)分析北京市地下水埋深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对北京市的有利影响。
(3)为保护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水质,防治水体富营养化,请结合材料三提出合理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