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1)——(4)题。
    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报告说,尽管人类活动对于气温的全面上升确实起了作用,但这种气候变化绝大部分要归咎于自然原因。他们对北半球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温度变化所作的详细研究结果表明,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近来在一些报告中对全球气温变暖原因的解释是靠不住的。
    报告的主要作者,担任华盛顿大学的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大气和海洋联合所所长的约翰华莱士说:“我们所作的研究已经清楚地表明,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是怎样引起气温的短期变动的。反过来,这种变动又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大气层的温室效应。(大部分是由于燃烧矿物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引起的)可能引起的气候变暖的程度。”他告诫道,不能因为这个结果而放松对人类破坏环境行为的注意。
     这些气象学家说,从1975年到1990年间,北半球冬季气温(特别是美国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和俄罗斯等地)上升了0.3摄氏度。他们认为,这一气温上升有三分之一是由大气环流的自然变动引起的。他们还认为,北半球地区从1900年到1990年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月温差约有一半也是由这种变动引起的。
    华莱士说:“尽管人类活动与气温的全面上升可能也有关系,但是我们认为,这种气候变化绝大部分应归因于自然变动,与温室效应引起的气候变暖无关。由于地表吸引热量的能力(热容量)比海洋低得多,地表冬季与夏季的温差非常大。因此,当大气环流带动暖气团吹过北半球各大陆以及冷气团吹过海洋上空时,北半球的平均气温往往比较暖和。”他说,尽管科学家尚不完全了解引起大气环流形式变化的真正原因,但他这与自然变化有关。
(1)第二段中华莱士说的“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和“短期变动”指的是
[     ]
    A、全球气温自1975年以来全面上升和月温差的变化
    B、北半球从1900年以来月温差的变化和1975年以来冬季变暖
    C、大气环流形式的自然变动和北半球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气温变化
    D、全球气象情况的自然变化和大气环流形式的自然变动
(2)第二段中华莱士说的“这种变动”具体是指
[     ]
    A、暖气团、冷气团分别吹过北半球各大陆和海洋上空所造成的气温的变化
    B、若干年间气温上升幅度和月温差的变化
    C、温室效应引起的不同程度的气温变化
    D、对全球气候之所以变暖的认识上的变化
(3)华莱士这里说的“北半球的平均气温往往比较暖和”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表比较难以保存热量而海洋往往比较能保存热量
    B、地表吸收热量慢而海洋吸收热量快
    C、暖气团吹过大陆而不吹过海洋
    D、冷气团吹过海洋而不吹过大陆
(4)从全文看,华莱士等气象专家的研究成果是
[     ]
    A、近一个世纪,特别是1975年以来的气温变暖主要是人类活动
    B.、不能放松对人类破坏环境行为的注意
    C、大气环流型式的变化影响着全球气候的变化
    D、人为的“温室效应”并不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1)C
(2)A
(3)A
(4)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1)~(3)题。

日记一则:“今日风止天晴,气温骤降,田地里的塑料大棚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尘土,有的塑料大棚被撕裂,有的塑料大棚被吹塌。夜间,在附近刚刚返青的麦田里,不少农民正在燃烧堆堆的柴草,浓烟遮盖了田野。”

(1)从日记里看,这里可能刚刚经历了:

①沙尘暴天气  ②冷锋过境  ③台风过境  ④寒潮侵袭  ⑤气旋过境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④

(2)农民燃烧柴草以产生浓烟的主要作用是:

A.增强地面辐射,防霜冻             B.增强大气逆辐射,防霜冻  

C.减弱紫外线对农作物的伤害         D.增加CO2含量,促进小麦生长

(3)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太湖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1)~(4)题。

(1)出现上述天气过程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异常,近一段时间以来,西南_______气流和北方_____空气一直持续在我国_______________一线以南,造成了半个多月之久的低温、雨雪、冻害天气过程。同时,2007年8月在东南太平洋海域形成的“______________”现象也成为此次灾害性天气的另一大诱因。

(2)雪灾发生后,除了前期做好防寒保暖、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等工作外,随着气温升高,后期大量积雪融化,还应预防________、_______等地质灾害。

(3)发生在湖南省内的雪灾,可直接影响我国南北向________、_______铁路线、东西向________、_______等铁路线、公路线的顺利通行,给春运带来极大压力。为此,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两赴湖南,考察抗冰救灾工作。

(4)试举例说明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在雪灾防治和救助方面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1)~(4)题。

(1)出现上述天气过程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异常,近一段时间以来,西南_______气流和北方_____空气一直持续在我国_______________一线以南,造成了半个多月之久的低温、雨雪、冻害天气过程。同时,2007年8月在东南太平洋海域形成的“______________”现象也成为此次灾害性天气的另一大诱因。

(2)雪灾发生后,除了前期做好防寒保暖、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等工作外,随着气温升高,后期大量积雪融化,还应预防________、_______等地质灾害。

(3)发生在湖南省内的雪灾,可直接影响我国南北向________、_______铁路线、东西向________、_______等铁路线、公路线的顺利通行,给春运带来极大压力。为此,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两赴湖南,考察抗冰救灾工作。

(4)试举例说明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在雪灾防治和救助方面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1)~(2)题。

    材料:20世纪60~70年代,我国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垦荒造田,使这片沉睡的荒芜之地几乎一夜之间变成了举世闻名的“北大仓”,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1)“北大荒”发展农业最主要的限制性区位条件是(  )

    A.水源匮乏        B.地形崎岖         C.热量不足        D.土壤贫瘠

(2)“北大仓”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商品谷物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混合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1)—(4)小题。(28分)

材料一:图7为我国部分省区示意图

材料二:图8为中国各省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能源消费强度散点图。能源消费强度是指单位GDP所使用的能源量,单位为:吨标煤/万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4元)

(l)材料一所示地区的农业生产类型是________,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目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________。图中的省会年降水量较大的是________。(8分)

(2)若材料二中A、B、C三点代表上海、贵州、辽宁,则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6分)

(3)广东、浙江地处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能源消费度比较低,试分析其原因。(6分)

(4)简述广东和宁夏相互协作对两省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