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我国某地房屋内的光照情况,据图判断该地的经度大约是( )
A.90°E B.150°EC.146°E D.86°E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河南偃师市南院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地区的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一般来说,图中居民点P与K山峰的气温相比( )
A.K山峰的气温比P地高4℃多
B.K山峰的气温比P地低2℃多
C.K山峰的气温比P地高2℃多
D.K山峰的气温比P地低4℃多
2.下列有关图示区域内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河流落差最大
B.②河流流域面积最大
C.③河流水能资源最丰富
D.④河流冰期最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西鹰潭市高二下期末质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读沿36°N的地形剖面图和图中a、b两地的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a地相比,b地冬季降水有什么特点?并简述其原因。(3分)
(2)试分析乙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3分)
(3乙国的工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述其主要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西遂川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太平洋沿某一纬线表层水温变化简图,回答下列小题。
1.据图推断该纬线可能为( )
A. 60°N B.30° N C.30° S D.60°S
2.结合图文材料及有关知识,判断下列关于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海域有暖流流经,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B.b海域深受暖流影响,其海平面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C.c海域因受河川径流影响,冬夏季节水温差异大
D.因受洋流和纬度因素影响,2、8月水温差异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西遂川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中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 的主要因素是( )
台风B.海陆分布C.地形D.大气环流
2.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
A.①地 B.②地C.③地 D.④地
3.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 )
A.①地B. ②地C.③地D.④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西省高二下第二次段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我国某地区7月平均气温图”,回答问题。(12分)
(1)A、B两地所处的地形区分别是 、 。(2分)
(2)简述B地形区东西两侧降水量的差异及原因。(3分)
(3)分别简述等温线在E、F两地的走向特点及原因。(4分)
(4)分析P城市形成商业中心的有利条件。(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西省高二下第二次段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区域增长格局出现一些明显的变化。与“中国经济领头雁”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近年来遭遇整体经济增速回调、经济增长趋于理性回归相比,以环渤海为中心的中国北方区域突然发力,区域增长重心持续向北转移。在经济增长和投资增速上,环渤海地区的各省市排名前列。超过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许多省市。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区域经济增长重心持续向北转移的原因有( )
①北方土地和劳动力价格等要素比南方低 ②北方各种资源和能源比南方丰富 ③国家加快了推进以环渤海地区为中心的北方区域的发展步伐 ④北方交通和对外联系比南方方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天津定位为北方经济中心,其最具优势的产业部门是( )
A. 微电子工业 B. 重化工业 C. 食品工业 D. 玩具工业
3.首钢迁出北京,落户河北曹妃甸的主要目的是( )
A. 为了迎接北京奥运,减少对北京环境的污染
B. 为了开发北方煤炭和铁矿资源,发展北方地区经济
C. 为了开发海洋资源,推进北方可持续发展
D. 为了发展和日本等东北亚地区的对外贸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西宜春奉新一中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两地所在国家分别是
A.印度、澳大利亚 B.埃及、巴西
C.印度、巴西 D.埃及、澳大利亚
2.甲、乙两地所在国家在自然地理特征方面相似的是
A.都是所在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B.都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道上
C.境内热带荒漠面积都比较大
D.境内都有一条纵贯南北、流量丰富的大河
3.关于甲、乙两地所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所在国家是世界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国
B.乙地所在国家水稻种植业发达
C.两国都是本洲的发达国家
D.两国的经济支柱是旅游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西南昌三中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被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目前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铁、铅锌、铜、钾盐、钠盐、镁盐等39种,其矿产资源占全国矿产资源潜在总值的16.4%。2010年3月1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青海省人民政府编制的《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该试验区面积达25.6万平方千米。
材料二 柴达木盆地示意图。
(1)柴达木盆地降水少的原因是什么?(4分)
(2)请针对柴达木盆地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