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解放前,中国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成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粮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读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自然条件看,“北大荒”和“西大荒”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什么?

(2)简述“南大荒”发展橡胶生产,“西大荒”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

(3)简要说明 “北大荒”地区粮食生产的特点和有利条件。

【答案】(1)“北大荒”;热量;“西大荒”;水源。

(2)“南大荒”;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四大荒”;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3)生产特点: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有利条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平原面积广大;黑土肥沃,有利于作物生长;地广人稀,利于机械化耕作;国家政策扶持。

【解析】本题以“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条件,考查农业生产特点及有利条件,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考查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主要从热量、降水、水源、地形、土壤等方面分析。“北大荒”和“西大荒”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热量和水源。

(2)考查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南大荒”为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四大荒”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3)考查区域农业生产特点和有利条件。“北大荒”地广人稀,农业生产的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该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平原面积广大;黑土肥沃,有利于作物生长;地广人稀,利于机械化耕作;国家政策扶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M、N是世界著名的湖泊,关于两湖泊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两湖分别是所在地区面积最大的湖泊

B. M湖是内力作用形成的,N湖是外力作用形成的

C. M湖周围的植被为热带雨林,N湖周围的植被为温带草原

D. 两湖均为内流湖

2两湖泊所在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为 (  )

A. 甲、乙区域经济发达,农业分别为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

B. 甲、乙区域资源丰富,资源分别为铁矿、铀矿和煤炭、石油

C. 甲、乙区域人口稠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D. 甲区域环境问题以生态破坏为主,乙地区环境问题以环境污染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题.

(1)a、b、c、d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
A.外力作用、岩浆冷却、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B.岩浆冷却、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C.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变质作用、岩浆冷却
D.变质作用、岩浆冷却、外力作用、重熔再生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自然界重要的物质循环,这个循环过程不能导致的结果是(  )
A.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B.通过大量的输送热能来改变大气运动
C.改变地表的形态,塑造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
D.实现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地表的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能源消费强度是衡量一个国家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它是指产出单位经济量所消耗的能源量,强度越低,能源效率越高。读1965~2005年中国能源消费与GDP变化关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有关我国能源消费强度变化正确的是

A. GDP的增加呈增长趋势 B. 随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加呈增长趋势

C. 随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加呈持续下降的特点 D. 早期快速增长,自1978后年下降,但2001年后略有回升

2影响能源消费强度的因素有

①经济结构 ②科技水平 ③能源结构 ④生产规模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3据图判断,我国目前建立能源节约型生产体系的关键是

A. 降低GDP增长速度 B. 将高耗能的工业部门作为节能重点

C. 提高第三产业能源消费比例 D. 发展节水农业、石油农业和精确农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左图为世界某区域简图,右图为甲区域向心状水系图。

材料二 沙特阿拉伯是世界第一大淡水化生产国,其淡水供应的50%来自海水淡化工业,海水淡化主要依赖于“热法技术”(加热蒸馏)。

(1)比较该国西部地区降水的南北差异,并从地形、大气环流角度分析其原因。

(2)A地附近埋藏了丰富的地下水,且盐度高。试从水循环环节角度,分析A地地下水盐度高的自然原因。

(3)说出该国发展海水淡化工业的优势自然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都不可能扩大
C.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是有可能扩大的
D.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人左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援建印度尼西亚的泗水—马都拉大桥是东南亚最大的跨海大桥,大桥连接爪哇岛和马都拉岛。下图为爪哇岛和马都拉岛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500 m),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M

A. 向斜形成的褶皱山 B. 岩层断裂形成的块状山地

C. 海拔最高点不低于1000 D. M山基带为热带草原带

2N1月降水327 mm,7月降水22 mm,造成1月和7月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①.1N地位于西北风的迎风坡

②.1N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北移影响

③.7N地受干燥的东北风影响

④.7N地位于东南风的背风坡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3跨海大桥建设过程中最可能遇到

A. 冷锋过境,风雨交加 B. 热浪和干热风

C. 台风经常来袭,狂风暴雨 D. 对流强盛,电闪雷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比尔卡班巴(Vilcabamba),意为“神圣的平原”,是南美赤道国厄瓜多尔南部小镇,为世界著名的长寿之谷,小镇处于安第斯山脉中段近大陆分水岭的山谷中,面临太平洋,海拔为1500米,终年气温18℃-24℃,湿度68%,无季候风,小镇风景秀丽,常见清澈溪流,溪中富含镁、钙等营养元素。当地居民以玉米、芋头、豆类、小米等为主食,肉食少;没有代步工具;没有机器劳动,老少脚力惊人,喜欢劳动,无金钱概念。

芋艿,营养价值丰富,为多年生块茎湿生草本植物,叶盾形肥大,株基部缩茎可累积养分肥大呈肉质球,即“母芋”,母芋生“子芋”,子芋生“孙芋”。芋艿性喜温和湿润,生长适温20℃以上;为短日照草本,较耐荫,具有水生性,不耐旱,对土壤适应性广。

(1)分析比尔卡班巴高原谷地芋艿种植的气候优势。

(2)分析比尔卡班巴河曲发展变化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3)分析小镇分析比尔卡班巴形成“长寿之谷”美誉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左图为2015年12月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喷发图,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埃特纳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类型是右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埃特纳火山喷发期间其周围环境变化有( )
①地表形态发生改变 ②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减少
③植被更茂密 ④地下水水温升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