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藏自治区的普兰县位于山间河谷地带,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常住人口9000多。当地蔬菜奇缺,需要从千里之外的喀什或拉萨调入。为解决此问题,国家拨付专项扶贫资金,并派来农业科技人员,在当地建设大棚蔬菜基地。获得成功后,普兰不仅蔬菜能自给,还能部分外销。近年,科研人员在大力研究室外种植桃、李、杏等水果,发现这些水果品质特别优良。目前人们逐步减少蔬菜种植,增加水果类种植。下图为普兰县位置示意图。

(1)简要分析普兰蔬菜奇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原因。

(2)从国家政策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两方面简述普兰大棚蔬菜基地成功的主要原因。

(3)分析普兰地区减少蔬菜种植、增加水果种植的原因。

【答案】(1)自然原因:普兰地区海拔高,气温低,适合蔬菜生长的时间短,且天气多变,不利于蔬菜的生长;高原地区土层薄,土壤贫瘠。社会经济原因:普兰地区经济落后,缺乏建设大棚蔬菜的资金和技术;普兰地区地处我国偏远的边境地区,远距离调入运输成本高(或当地经济落后,消费水平低,外菜需求量小)。

(2)国家政策支持:解决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因地制宜:利用高原盆地在地形和光照方面的优势,利用大棚解决热量不足的问题。

(3)减少蔬菜:当地人口总数少,本地对蔬菜的需求量较少;大棚种植蔬菜,成本较高,外销距离远,运输成本高,在外地竞争缺少价格优势。

增加水果: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本地人对水果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当地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水质好,病虫害少,水果的品质优良;室外苗木的种植能增加当地的植被覆盖率,植被覆盖率的提高,能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解析】

以西藏为背景考查农业区位,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对青藏高原地区地理环境特征的理解以及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1)自然条件:普兰县“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海拔高,气温低,热量条件较差,蔬菜种植时间短;高原地区天气多变,土壤发育差,土层薄,土壤贫瘠,不利于种植蔬菜。社会经济条件:普兰县经济落后,发展大棚蔬菜的资金、技术短缺;位置偏远,从东、中部地区调入蔬菜的距离远,运输成本高。当地既不利于种植蔬菜,也不利于从外地购买蔬菜,因此蔬菜奇缺。

(2)国家精准扶贫方面:“国家拨付专项扶贫资金,并派来农业科技人员”,国家给予了及时、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为当地蔬菜大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和技术支持;因地制宜方面:普兰县海拔高,气温低,光照充足,发展大棚农业有利于改善热量条件,并充分地利用了当地丰富的光照资源;普兰县地处山间河谷地带,地形平坦利于发展种植业。

(3)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减少蔬菜种植是因为蔬菜规模过大经济效益较差,原因为:当地人口总数少,本地对蔬菜的需求量较少;大棚种植蔬菜,成本较高,外销距离远,运输成本高,在外地竞争缺少价格优势。增加水果种植与市场需要、生态保护相关: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本地人对水果的需求量逐渐增大;高原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高原冰雪融水水质好,病虫害少,水果的品质优良,市场竞争力强;室外苗木的种植能增加当地的植被覆盖率,植被覆盖率的提高,能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自然区位因素

分析要点

气候

光照

①光照强,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

②光照弱,不利于谷物的生长。

③光照时间长,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热量不足。

热量

①热量充足,生长期长,复种指数高,单产高。

②热量不足,生长期短,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甚至无法生长。

降水量

①降水量适中且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②降水量过多则易造成洪涝灾害,过少则易造成旱灾(旱涝)

气温日较差

①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农作物的营养物质积累,农作物品质好。

②气温日较差小,农作物的品质较差。

地形

①地形平坦有利于大规模耕作,提高劳动生产率。②地形崎岖,地块狭小,只能使用小型机械。③水热条件好的地区,如果地势起伏大,则可发展立体农业;若地势起伏较小(坡度<25°),适宜发展梯田。

④发展渔业需考虑水域面积,发展畜牧业需考虑草场、饲料,发展林业需考虑山地、丘陵的分布。

土壤

需要考虑土壤中的水分(湿度、温度)、土壤的透气性(如棉花宜种植在透气性好的沙质土壤)、土壤肥力(有机质、矿物质含量高)。

水源

既包括天然的河流、湖泊等,也包括水库等蓄水工程,是对降水的调节、补充。

市场

需求量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为突出,如城郊农业。

交通运输

推动商品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政策

政策一般对农产品种类和种植面积影响较大

通过鼓励或限制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进而影响种植面积和农产品种类。

劳动力

劳动力数量多少,素质高低影响着产品成本和质量

农业技术

机械

提高劳动生产率

科学技术是提高单产的最主要方式。

化肥

促进了农业的产出

良种

使单产量提高

冷藏

扩大了销售范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长江流域主要汛区水情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示区域多水灾的原因有(

①南北支流与干流同时进入雨季,而长江流域特别狭小,易形成水灾

②上中游地区植被近年来破坏严重,河道淤塞

③围湖造田,造成湖泊分洪能力减小

④灾害预警系统不完善,监控措施欠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图示区域有效的防洪措施是(

①进行人工干预,减少流域内的降水总量

②大规模地迁移人口和城镇

③加固江防大堤,兴建一批分洪、蓄洪工程

④加强长江上中游地区林地建设,加强和完善三峡等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3甲、乙两湖泊的作用有(

①增加云量,防止土地荒漠化 ②维护生物多样性 ③蓄洪防洪,调节径流量 ④缩短汛期,推迟降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6月底中兴通讯河源生产基地正式通电,为其从深圳搬迁至此奠定了基础。中兴通讯是目前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之一,正在建设的河源生产基地为其生产制造基地之一。结合珠三角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中兴通讯在河源建设生产基地的有利条件。

(2)目前中兴通讯的研发和总部保留在深圳,请说明原因。

(3)评价中兴搬迁对深圳的影响。

(4)近期有大量企业迁出深圳,针对该现象,深圳应采取哪些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高铁是指设计开行时速在250千米以上,并且初期运营时速200千米以上的客运列车专线铁路。近年来,我国高铁建设日新月异,“八纵八横”高铁网的宏大蓝图已初见端倪,基本形成十大“米字形”高铁枢纽城市,其中排名第一的是位于黄河沿岸的郑州。下图示意郑州“米字形”高铁线路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米字形”高铁枢纽城市一般布局在

A. 中、西部区域中心城市B. 东部沿海大城市

C. 华北平原的特大城市D. 省(区)级直辖市

2“米字形”高铁的建设,给郑州市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A. 抑制房价,有效解决居民安居问题

B. 城市职能增多,行政服务等级提高

C. 服务范围扩大,交通通达度提升

D. 高端制造业发展,科技才集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史记》记载:“泾水一斛,其泥数斗。且粪且溉,长我禾黍。”诗人杜甫《秋雨叹》中有“浊泾清渭何当分”。郑国渠是秦代修建的水利工程,渠首位于泾水进入关中平原的谷口。西汉时开凿六辅渠(开支集以辅助郑国渠),经历代修缮、改造,郑国渠现在还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下图示意郑国梁和六辅渠的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泾浊渭清”的原因是( )

A.渭河径流量小,沉积作用强

B.泾河流域夏季降水集中,降水强度大

C.渭河发源于南部的秦岭山脉,植被覆盖率高

D.泾河流经黄土高原,黄土疏松侵蚀严重

2郑国渠的主要作用是( )

A.春季大水冲压盐碱,改良土地B.提供灌溉水源,保证农业稳产

C.发展内河航运,改善关中交通D.沉积肥沃黄土,增加耕地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某地区土地利用在垂直方向上变化的情况,其农业景观描述如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山地可能位于

A. 阿尔卑斯山地区B. 印度半岛东部C. 南非东部D. 南美北部

2图中海拔2 000米以下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A. 地中海农业B. 水稻种植业C. 种植园农业D. 混合农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三国演义》中历史上赤壁之战中东南风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据一些地理学家考证,赤壁在亚洲东部的长江中游地区(今武汉附近)。冬季时,陆地降温比海洋快,因此在亚洲中部地区常形成冷高压。这样在赤壁西面出现了一个高压脊,并逐渐东移,移动过程中“是夜大雾弥漫,江面上雾气更浓”,后形成东南风。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高压移动过程中,“是夜大雾弥漫,江面上雾气更浓”,与大雾形成有关的是

A. 大气逆辐射减弱B. 冷暖气流相遇

C. 地面辐射减弱D. 受地形抬升水汽遇冷

2当赤壁地区出现东南风的时候,赤壁地区

A. 被高压脊控制B. 位于该高压脊的东部

C. 位于该高压脊的西部D. 位于高压中心

3该高压脊过境后,赤壁地区可能

A. 气温略有上升B. 风速降低

C. 阴雨连绵D. 气压变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外力作用对岩石的影响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外力作用是

A. 风蚀作用 B. 水蚀作用 C. 溶蚀作用 D. 风化作用

2能正确反映此外力作用过程的是

A. 甲→乙→丙→丁 B. 乙→甲→丙→丁

C. 乙→丙→甲→丁 D. 丙→甲→丁→乙

3下列地区中,该外力作用表现最明显的是

A. 非洲刚果盆地 B. 我国西北地区

C. 我国黄土高原 D. 我国南方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哥伦比亚河发源于加拿大南部落基山脉,从源头起,先向西北流,后南下经不列颠哥伦比亚高原南部,再经美国境内的哥伦比亚高原北缘和西缘,向西穿过卡斯卡特山脉峡谷区,注入太平洋。全长 2044km,落差808m,水能资源丰富,兴建的大、中、小型水电站1000多座及众多的船闸。远洋海伦可直达河口以上179km处的波特兰港。下图示意哥伦比亚河流域及部分水电站。

(1)推断哥伦比亚河的主要补给类型,并说明理由。

(2)分析哥伦比亚河入海口附近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主要原因。

(3)指出水电站建设中应考虑的地质灾害并分析其原因。

(4)评价哥伦比亚河航运的不利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