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龙门3+x高考双综合训练地理 题型:043
生态农业是农业的发展方向,太湖平原南部就是传统的农、牧、副相结合的生态农业经营方式,属半高田型类型。农谚“金满田(稻),银满塘(鱼),珍珠挂在桑枝上(蚕茧)”形象描绘了这一土地利用方式的优点,稻田、桑基、鱼塘彼此相嵌。利用桑叶养蚕,秋末桑叶作湖羊冬饲料(夏食田埂青草),湖羊皮可出口,蚕丝作丝绸工业的原料,蚕沙可以养鱼,羊粪、塘泥可以肥田,构成良性的物质循环。
(1)结合上述材料,将下列各项前的字母填入下图的方框内,数字填入括号内(每个限填一次):
A.蚕 |
B.湖羊 |
C.鱼塘 |
D.出口 |
①羊皮 |
②丝、丝绸 |
③桑叶 |
④蚕沙 |
⑤塘泥 |
(2)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________、________,消费者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特点是________,物质流动特点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新教材新学案 地理③必修 题型:043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据报道,我国农业区划办公室对黑龙江三江平原,内蒙古,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哈密地区共53个县级单位的1986年和1996年卫星遥感图像进行了判读比较,发现上述四省区十年里开垦土地的总面积近200万公顷(其中开垦草地约120万公顷,开垦草荒地约80万公顷),而实际新增的耕地总面积仅100万公顷。当地群众看到开垦后被撂荒的土地,心痛地说:“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
材料2:1999年,首届“数字地球”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专家认为,“数字地球”是对地球测绘系统(EOS)、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综合,实现地球圈层间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数据的集成,从而实现对全球进行广泛研究。以农业为例,它在农业信息遥感、太空农业等领域有广阔的研究前景。一些国家利用资源卫星进行农业资源调查、作物长势和产量监测等。例如,美国利用资源卫星在估测本国小麦产量的同时,还对其他国家小麦产量进行估测,根据所得数据制定生产布局以及农产品储运、加工等计划,确定对外贸易策略,由此每年可获利数亿美元。
根据材料1,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在进行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时采用了先进的________技术手段。
2.从水分资源状况分析,以上三个地区除三江平原属________地区以外,其他地区大部分属于________和________地区,土地被撂荒的主要原因在于________。
3.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考虑,上述土地被撂荒的地区应采取的合理的针对性措施主要有:________。
A.禁止刨草毁林,杜绝滥垦
B.精耕细作,提高粮食单产
C.筑沟开渠,进行合理灌溉
D.引进耐碱作物品种,改良盐碱化土地
E.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
F.采用机械化耕作,禁用化肥农药
G.退耕还牧,进行合理放牧
根据材料2,回答下列问题:
4.根据材料推测,应用“数字地球”相关技术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可做哪些工作?
5.在全球问题的研究中,除农业外,还有哪些领域可以应用“数字地球”的相关技术?
6.试设计一项应用GIS的课题研究项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10示意某雏形生态工业园区的产业链,箭头表示物质、能量流动过程,其中虚线箭头表示副产品或废气物的流动。完成36—40题。
36、图(10)中a、b、c分别代表
A.电厂、化工厂、盐场 B.盐场、电厂、化工厂
C.电厂、盐场、化工厂 D.盐场、化工厂、电厂
37、该生态工业园区中
A. 发电厂的废水、废气与废渣得到有效利用 B.制盐的副产品得到利用
C. 建材厂有效利用了盐场的废气物 D.化工厂的废气物得到利用
38、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的人口增长模式主要是
A“高~高~低”模式 B“高~低~高”模式
C“高~高~高”模式 D“低~低~低”模式
39、若(图11)中的①、②、③分别代表某国的产业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地是:
A.我国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产业结构可能是①→②→③
B.①属工业发达国家90年代的产业结构
C.②、③属于旅游业发达的国家
D. ③国第一产业占20℅,第三产业占50℅
40、若图(11)中的①、②、③分别表示某工业布局影响因素的比重(市场、动力和原材料因素比重),则①、②、③所代表的工业其主导因素与图中相符的是:
A.①有色金属冶炼厂②糕点厂③棉纺织厂 B.①制糖厂②炼铝厂③面包厂
C.①钢铁厂②电子装配厂③服装厂 D.①水产加工厂②啤酒厂③石油加工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