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经度与纬度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全球既位于东半球又属于西经度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既位于西半球又属于东经度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北京的地理坐标并结合图示信息说明北京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所在温度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写出北京以地心、和本初子午线为对称点(轴)的地理坐标__________,_____。
(4)地球上某点甲,它的北侧是热带,南侧是温带,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该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0°W向东至0°经线 160°E向东至180°经线 (2)(40°N,116°E)。 北半球中纬度、东半球、北温带 (3)(64°W,40°S) (116°W,40°N) (4)(23°26′S,160°E)
【解析】(1)东西半球的划分以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为标准的,从西经20°向东到160°,为东半球,其余为西半球,即西经20°-0°之间为东半球。160°E向东至180°经线之间位于西半球。
(2)北京位于北纬40°,东经116°上。从纬度来看,位于中纬度,从东西半球看,位于东半球,从温度带看,位于北温带。
(3)以地心为对称点的两点,经度和为180°,纬度相同,与北京以地心为对称点的点为(64°W,40°S)。以本初子午线对称的点,经度数相同(东西经),纬线相同,所以与北京本初子午线为对称点(轴)的地理坐标为(116°W,40°N)。
(4)甲点的北侧是热带,南侧是温带,说明该地位于南回归线上,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说明该地位于160°E上。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为“A、B两地区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下列问题。
(1) B地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________%,其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__模式。
(2)A、B两地中多子多福观念较严重的可能是____________地。
(3) A、B间人口流动方向主要是A→B,简述人口迁移对迁入地B可能带来的影响。
有利: ;
不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柬埔寨的洞里萨湖是一个水量季节变化很大的大湖。洞里萨湖北部的吴哥通王城两边有两个巨大的长方形人工湖—西池和东池。这两个大水池并不是在地面挖坑形成的,而是在地面上四面筑起土墙形成高于地面的水库。是著名的古老的灌溉工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这两个地上水库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A. 雨水 B. 地下水 C. 湖泊水 D. 人工提水
【2】这两个地上水库能有效发挥灌溉作用的时间是
A. 2-6月 B. 5-9月 C. 8-12月 D. 11月-次年4月
【3】当图中水稻种田面积最广时,下列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我国也达到最广的是
A. 甘蔗 B. 棉花 C. 油菜 D. 花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表,回答下面小题。
【1】依据表中信息可判断 ( )
A. 天津市年净增人口数最低 B. 吉林省的人口死亡率最高
C. 湖南省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 D.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密度最高
【2】北京市环境人口容量 ( )
A. 小于现有的总人口数 B. 首要的影响因素是科技水平
C. 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同 D. 与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地区主要岩石类型和该处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
A. 岩浆岩、风力侵蚀 B. 岩浆岩、水堆枳
C. 沉枳岩、冰川侵蚀 D. 沉枳岩、流水侵蚀
【2】该类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 )
A. 风蚀现象显著 B. 岩石类型是花岗岩
C. 土层较薄,土壤贫瘠 D. 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四种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程度图(离某因素越近,表示受其影响程度越大),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③所表示的工业部门可能是
A. 采掘工业 B. 钢铁工业
C. 电视机装配工业 D. 制糖工业
【2】工业生产活动中,最可能有地区性特点的工业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某地地形剖面图以及气温、降水量随地形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据图判断,西坡山麓B的自然带最可能是( )
A.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 温带荒漠带
C. 亚寒带针叶林带 D. 热带雨林带
【2】有关图中山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该山可能位于我国西南地区 B. 该山有永久积雪的最低海拔约5000米
C. 东西两坡随高度增加,降水量增加 D. 东西两坡同一高度降水量多的是东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古扬州城因大运河的兴起而兴起,因大运河的衰落而衰落。21世纪随着宁启铁路和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的贯通,改变了扬州地区的交通运输状况,扬州再次崛起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促使扬州再次崛起的交通背景条件是( )
A.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贯通 B. 宁启铁路替代长江航运
C. 铁路沟通扬州与长三角 D. 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2】图中城市地域扩展的方向及其影响因素是( )
A. 南北扩展——平原地形 B. 东西扩展——铁路线
C. 向南扩展——京杭运河 D. 向东扩展——绕城公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