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马铃薯原产于的的喀喀湖附近,后传播至欧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右图为马铃薯原产地位置与地形图。

材料二 下图为欧洲部分地区地形与河流图。

(1)说出马铃薯原产地的自然条件。

(2)马铃薯忌渍水。从地形角度说明马铃薯集中种植在上图中的A地区而不是B地区的原因。

材料三 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193.5万吨,其中马铃薯产量为8892.5万吨。马铃薯单产为稻谷、小麦、玉米的2.3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生产国。2013年我国进口粮食总量约1亿吨。有人认为,马铃薯主粮化将成为我国必然的选择。

(3)你是否赞同我国扩大马铃薯种植,使之成为稻米、小麦、玉米外中国人的又一主粮。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

(1)副热带大陆西岸,年降水量少(或灌溉水源充足)(2分),光照强(2分);安第斯山区,海拔高,气温较低(2分),土壤贫瘠(2分)。

(2)A地区为丘陵(2分),坡度平缓,利于排水(2分);B地区为平原(2分),地势低平,容易积水(2分)。

(3)赞同: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及消费水平提高,粮食需求量将增加(2分);我国山区面积广,多种气候条件适宜种植马铃薯(或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小,或生长条件要求不如水稻和小麦高);(2分);马铃薯单产高,扩大种植能够减少大量进口粮食,有利于我国粮食安全。(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不赞同:马铃薯多生长在自然条件较差(地势较高)处,耕种需要劳动力多,(而如今农村劳动力短缺突出)(2分);国内粮食缺额比例较小,可以向世界主要的粮食出口国(如美国)进口;以马铃薯为主粮与南北方居民饮食习惯不符合,(或我国农民没有具有大面积精耕细作种植马铃薯的经验与技术)。(2分)(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决定某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据图可知:马铃薯的原产地位于副热带大陆西岸的安第斯山区,这里海拔高,气温较低,年降水量少,光照强,土壤贫瘠。

(2)因为马铃薯在生长过程中忌渍水,因此应该把它种植在不易积水的地区。据图可知:A地区是很多河流的发源地,从等高线的高程值来看,主要位于200~400米之间,说明这里为丘陵地形,坡度平缓,利于排水;而B地区等高线稀疏,高程较低,为平原地形,地势低平,容易积水,因此马铃薯集中种植在A地区而不是B地区。

(3)开放性试题,是目前高考比较青睐的一种题型。其答案不是唯一的,这就要求学生用开放、全面的角度思考问题,解答地理开放性试题也必须运用一定的技巧与方法。对马铃薯是否继稻米、小麦、玉米外,成为我国人的又一主粮的看法。考生可以有自己的理解方式。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及消费水平提高,粮食需求量将增加;再加上我国山区面积广,多种气候条件适宜种植马铃薯(或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小,或生长条件要求不如水稻和小麦高);马铃薯单产高,扩大种植能够减少大量进口粮食,有利于我国粮食安全。从这个角度理解,我们应该赞同马铃薯继稻米、小麦、玉米外,成为我国人的又一主粮的看法。

马铃薯多生长在自然条件较差(地势较高)处,耕种需要劳动力多,(而如今农村劳动力短缺突出);国内粮食缺额比例较小,可以向世界主要的粮食出口国(如美国)进口;以马铃薯为主粮与南北方居民饮食习惯不符合,(或我国农民没有具有大面积精耕细作种植马铃薯的经验与技术)。从这个角度理解,我们不赞同马铃薯继稻米、小麦、玉米外,成为我国人的又一主粮的看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我国某地(24°N,106°E)附近等高线图及拍摄照片。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某极限运动俱乐部在A处从崖顶到崖底开展绳降比赛,运动员准备的绳长最适宜的是( )

A.45 m B.55 m C.105 m D.125 m

【2】能全程拍摄并拍到图示照片的摄影机位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某大城市离心力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所示内容排列正确的是

A——地价上涨 ——交通拥挤 ——各类产业迁出

B——交通拥挤 ——地价上涨 ——各类产业迁出

C——各类产业迁出 ——交通拥挤 ——地价上涨

D——地价上涨 ——各类产业迁出 ——交通拥挤

【2】图示现象可能导致

A市中心人口将大幅增加 B城市化水平将不断下降

C城市用地向外扩展,出现卫星城 D中心商务区逐渐向郊区迁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左图、下右图分别示意17002000年中国、美国、巴西和印度四国人口和耕地的变化状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7002000年,人均耕地面积明显呈先增后减"变化态势的国家是

A中国 B美国 C巴西 D印度

【2】印度和巴西两国发展农业技术的目标分别是提高

A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 B劳动生产率、土地承载力

C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 D土地生产率、环境承载力

【3】19502000年,美国土地开发力度趋于平缓,稳中有降。其主要原因是

A城市化发展 B人口增速减缓 C后备资源不足 D生态保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中实线表示黄土高原局部等高线单位:m,虚线表示黄土底面基岩表面等高线单位:m,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图中地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中甲地与丁地的黄上厚度可能相同

B图示区域基岩表面中间高四周低

C图示区域的地貌形成与植被破坏有关

D图示区域降暴雨后冲刷最严重的是丙地

【2某日在乙地看到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下列叙述最有可能的是

A该地农民正忙着收割小麦

B南极附近海面上漂浮着很多冰山

C长江中下游地区酷暑难耐

D地中海沿岸的游人正在岸边沙滩上进行日光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形成的标志是( )

A.五四运动的爆发 B.中共大的召开

C.北伐战争的开始 D.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极地涡旋(简称“极涡”)是指通常盘踞在极地高空的冷性大型涡旋,其位置、强度、移动对极地及高纬地区的天气影响明显。2015年12月底,一个位于冰岛的强大风暴将北大西洋热量带向北极,迫使北极“极涡”离开极地,携带冷空气南下,造成我国大部分地区2016年1月中下旬爆发极其罕见的超强寒潮。下图是2016年1月23日北极“极涡”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极地涡旋的形成原因是(  )

A. 冷锋附近,气流上升 B. 海域广阔,气流上升

C. 空气聚积,气流下沉 D. 地球冷极,气流下沉

2图示时刻,甲地高空的风向是(  )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3此次极涡南下(  )

A. 说明了全球气候变暖减缓 B. 造成华南地区的极端天气

C. 扩大了北半球寒带的范围 D. 对我国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道出了哲学家的使命,体现了哲学的意义和价值。材料表明

A.哲学能把握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B.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C.任何哲学都是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D.真正的哲学可以成为时代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前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下左图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下右图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1)指出上右图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2)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