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下列材料及西气东输线路图,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4月18日,四川油建公司轮南支干线工程项目部负责人介绍说,西气东输二线轮南至吐鲁番支干线工程起于西气东输一线轮南首站,总投资43亿元,沿线途经轮台县、库尔勒市、博湖县、和硕县、托克逊县、吐鲁番市,线路总长524千米;吐鲁番境内全长146.92千米。目前,吐鲁番境内支干线试验工程已动工,年底可实现供气。
(1)从交通运输方式来看,西气东输工程选取的是__________运输,这种运输方式的好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图中AB两个线路中,属于西气东输二期工程的是_________线路。
(3)B工程由中卫拐向靖边、榆林的原因是什么?
(4)西气东输工程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答案】(1)管道 连续性好,运量大(或填损耗小,气体不挥发,液体不泄漏)
(2)A
(3)为了获取补充气源。
(4)缓解能源不足,用能紧张问题;减轻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促进基础设施的完善;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其他答案合理亦可)
【解析】
试题分析:(1)管道运输具有运量大、连续性好、气体不易挥发等优点,适合天然气的运输。因此,西气东输工程选用的是管道运输。
(2)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要是为了缓解珠江三角洲的能源短缺,A线是二线工程。
(3)陕甘宁地区的靖边、榆林地区有丰富的油气资源,B工程向北拐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当地的油气资源,将其作为补充起源。
(4)西气东输二期工程将西北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珠江三角洲地区,能缓解当地的能源短缺,促进经济发展。调整当地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质量。促进当地基础设施的完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他的作品旋律优美,节奏轻快,充满生活气息,反映了人民群众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思想感情。其中以《蓝色的多瑙河》最为著名,他被誉为“圆舞曲之王”。该著名的音乐家是
A.约翰施特劳斯 B.柴可夫斯基
C.贝多芬 D.普莱斯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所示均为我国著名林木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 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
C.丙——土壤贫瘠,水源充足 D.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
【2】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根系发达——常年太阳辐射强
B.乙地叶成针状——常年降水丰富
C.丙地四季常青——常年温度较高
D.丁地生长较快——常年高温多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据记载,清代皇帝召集军机大臣开会时,太监都要退出,进门时掀帘的任务就由军机大臣中排位最低的人负责,因此当时有“挑帘军机”之称。“挑帘军机”的出现
A.说明军机大臣的地位极低
B.反映了军机处保密性极强
C.表明了皇帝故意显示威严
D.反映了军机处的等级森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和M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图中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M地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 M地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 影响图中垂直自然带在山脉两侧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热量
D. 影响自然带垂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2】M一侧同一自然带的高度比另一侧高,原因最有可能是
A. M侧是阳坡,热量条件好 B. M侧是阴坡,热量相对较低
C. M侧是背风坡,降水较少 D. M侧是迎风坡,降水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自然带与水热条件关系图,图中①~⑧分别表示不同的自然带。R为年辐射差额(即热量收入);R/Lr为干燥指数(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⑤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特征最可能是
A.终年温和湿润 B.终年高温多雨
C.终年炎热干燥 D.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2】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B.①→②→③→④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
C.③→⑥→⑦→⑧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③→⑥→⑦→⑧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科考人员在河西走廊发现了一种类似于蜂巢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距今已有上亿年,周围有4-5亿年之前形成的沉积岩,图是该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题
【1】形成“蜂巢”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
【2】此处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A.沉积-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B.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喷出
C.岩浆喷出-沉积-外力侵蚀-地壳抬升
D.岩浆侵入-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