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河口镇和桃花峪将黄河分为上、中、下游。上游河段穿行在峡谷之中,两岸山势陡峻,水流湍急,落差集中,峡谷与盆地相间,河水含沙量小,这一段有支流洮河和湟水等汇入,水量逐渐增加到黄河总水量的70%。

材料二 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自河口镇站至三门峡站含沙量陡增。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我国治理黄河的第一个大型工程,它的修建对黄河下游的治理发挥重要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推测黄河上游开发建设的核心,并请说出你的理由。

(2)黄河中游含沙量大,分析其产生的自然原因。

(3)简述自河口镇站至三门峡站黄河含沙量陡增,对下游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并说明三门峡水利枢纽的修建对下游的重要作用。

(4)图中阴影所示的陕西、山西等省区煤炭资源丰富,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该地区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答案】(1)水能资源的开发(或梯级开发)理由:上游水量丰富;地势落差大,水能蕴藏量大。

(2)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黄土疏松,易被侵蚀;缺少植被覆盖;地表起伏较大。

(3)不利影响:泥沙淤积,河床抬高;不利于防汛。重要作用:防洪;减少泥沙淤积,减缓河床抬高速度;减轻凌汛危害。(答出2点即可)

(4)依托现有的资源优势,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降低重化工业比重;治理环境污染,美化环境。

【解析】

题目通过黄河流域的地形、矿产、水能、环境问题及不同河段的水文状况,考查区域能源资源开发和河流综合开发的相关知识。

(1)根据材料一分析,黄河上游流经我国第一、第二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流速急,水能资源丰富,所以开发建设的核心是水能资源的梯级开发。(2)黄河中游含沙量大,分析其产生的自然原因主要从地形、土壤、降水、植被等方面分析,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黄土疏松,易被侵蚀;缺少植被覆盖;地表起伏较大。(3)河流含沙量增加对下游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河床变化、防洪、通航、供水等。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防洪难度加大;影响供水质量等。三门峡水利枢纽的修建对下游的重要作用的作用体现在:拦截泥沙、调节径流、供水等,减少泥沙淤积,减缓河床抬高速度;减轻凌汛危害;蓄洪补枯,利于供水等。(4)陕西、山西等省区煤炭资源丰富,但长期的过度开采,低端利用,效益差,环境污染大等,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依托现有的资源优势,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降低重化工业比重;治理环境污染,美化环境。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标准值是指一个国家某数据与世界平均水平之差的标准化数值。下左图示意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演变路径,下右图示意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象限。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65~2005年,我国属于右图中的( )

A. Ⅰ型B. Ⅱ型C. Ⅲ型D. Ⅳ型

2据图分析,下列关于我国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说法正确的是( )

A. 1965~2005年间,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提升

B. 1975~2005年间,城市化进程慢于世界平均水平

C. 1985~1995年间,城市化进程快于经济发展

D. 1995~2005年间,城市化进程快于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

A. 沿板块消亡边界发育

B. 沿火山地震带发育

C. 沿板块生长边界发育

D. 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

2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的是()

A. 巴西高原煤炭资源丰富

B. 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入大西洋

C. 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

D. 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山水风景最宜欣赏时间与纬度关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南北方山水风景区欣赏时机主要在()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

2按规律推理,④处欣赏时间较短的原因可能是( )

A. 纬度低B. 地势高C. 雨季长D. 气温高

3造成南北方山水风景区欣赏时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南北方气候的差异B. 南北方文化的差异

C. 南北方地质、地貌的差异D. 南北方工作时间的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差为 30 度,A、B 为晨昏线上的两点,太阳直射西半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B 点的地方时是( )

A. 4 时 B. 8 时 C. 16 时 D. 20 时

2此时,B 点位于( )

A. 晨线,昼长 16 小时 B. 昏线,昼长 16 小时

C. 昏线,夜长 16 小时 D. 晨线,夜长 16 小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下图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

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1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B. 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

C. 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D. 可缓解丁地的用水紧张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B. 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C. 可增加戊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D. 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某地某时段内迁入与迁出人口数的差值与总人口之比。读我国东部某省(市)2006—2014年人口增长率变化图(含预测),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总数(  )

A. 持续上升 B. 持续下降 C. 先减后增 D. 先增后减

2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城镇环境质量下降 B. 经济水平持续下降

C. 产业升级和转移 D. 城市房价增长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的是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变迁”。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环境变迁”可能是

A. 海平面下降,低地被淹没B. 火山、地震频发

C. 荒漠化日趋严重D. 全球温室效应

2该“环境变迁”对图示可能发生区的影响有

A. 增加粮食产量B. 减少海洋面积

C. 不利于航海D. 不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泽国芳草碧,梅黄烟雨中”是对下图所示区域的描写。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山脉的主要走向大致为

A. 东西 B. 南北

C. 西北一东南 D. 东北一西南

2当大量白鹤向南迁徙至鄱阳湖区时

A. 鄱阳湖面积缩小 B. 山麓树木大量落叶

C. 瀑布水量较大 D.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