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我国沿海地区某城市的人口资料。读下表完成小题。
| 1982年 | 1990年 | 2000年 |
总人口(万人) | 35 | 167 | 701 |
0~14岁(%) | 35.27 | 14.63 | 8.5 |
15~64岁(%) | 58.36 | 83.15 | 90.39 |
65岁及以上(%) | 6.37 | 2.22 | 1.11 |
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总人口增长迅速 |
B.人口出生率降低,青少年人口减少 |
C.人口死亡率上升,老龄化进程延缓 |
D.人口增长率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小题1】D
【小题2】D
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直接根据图示的总人口变化,判断该城市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是由于人口迁入,且迁入人口多为青壮年人口,该城市人口数量剧增应该为人口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故导致了15—64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而0—14岁、65岁以上的人口比重下降,故D项正确。
【小题2】该市有大量人口迁入,则为该市的发展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但可能给当地的社会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故选D项。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和资料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材料中人口总数增长速度和年龄结构的变化可判断影响该城市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进而结合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和我国主要城市的人口数量变化基本情况分析即可。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冷锋与暖锋降雨都是在锋前 |
B.高压系统中心气流向下运动,形成晴朗天气 |
C.夏季形成的锋面是暖锋,冬季形成的锋面是冷锋 |
D.气旋的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辐射,形成阴雨的天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三个城市近年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状况。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三个城市近郊地区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是
①城市交通的迅速发展
②城市中心区环境质量变差
③近郊区基础设施的改善
④近郊现代农业的兴起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A.甲城市近郊区人口增长率高于其他两个城市 |
B.图示变化缓解了城市中心地区的人口压力 |
C.乙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 |
D.丙城市人口增长最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结合甲乙图,回答小题。
【小题1】乙图产品工业地域类型属于( )
A.资金导向型 | B.原料导向型 |
C.劳动力导向型 | D.技术导向型 |
A.北部沿海 | B.西北部沿海 |
C.西部沿海 | D.东部沿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小题。(10分)
(1)简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3分)
(2)简析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3分)
(3)试述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从工业、农业及公众等方面分析)(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结合我国三江平原部分地区1950年(左图)和2000年(右图)土地利用变化图,回答小题。
【小题1】与1950年比较,该地区2000年
A.河流径流量增大 | B.地下水位上升 |
C.生物多样性减少 | D.气温年较差减小 |
A.泥沙淤积,湿地面积萎缩 |
B.全球变暖,蒸发更加旺盛 |
C.河流改道,湿地水位下降 |
D.开垦湿地,耕地面积扩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目前,中国地下水开采总量已占总供水量的18%,北京、河北等地地下水开采总量占总供水量的50%以上。回答小题。
【小题1】北京、河北等地地下水使用量偏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地处半干旱区 | B.河流落差大,流程短 |
C.地表水污染严重 | D.降水集中,雨季较短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1978-2008年投资、劳动力及技术进步对湖南工业增长的贡献”图,判读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78—2008年,投资贡献率始终占主导优势 |
B.2002—2008年,技术贡献率始终占主导优势 |
C.1978—1997年,投资贡献率和技术贡献率始终呈负相关 |
D.1978—1997年,劳动力贡献率始终占最低的水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中亚地区略图,回答小题。
【小题1】图中代号所示地理名称正确的是
A.①高加索山 | B.③锡尔河 |
C.④勒拿河 | D.⑧里海 |
A.A国是哈萨克斯坦 |
B.有“白金之国”的美誉 |
C.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 |
D.与我国不相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