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属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的有利条件是
①侨乡 ②对外开放政策 ③科技实力 ④国际经济环境 ⑤区位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届江苏省阜宁、大丰、栟茶高级中学高三第二次调研联考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0分)
材料1: 2008年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2 8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73万人。出生率为12.14‰,死亡率为7.06‰;自然增长率为5.08‰。
材料3: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进入 “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
材料4:现代人口迁移理论认为,随着现代化发展,人口迁移可分为三种类型:开拓式人口迁移(与土地扩张相伴的人口迁移)、城乡间人口迁移和城市间人口迁移。
(1)材料1和材料2反映现阶段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模式属于__型,我国人口将先后迎来___、___、____等三大高峰。
(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____,预计2015年前后,我国达到“人口红利”高峰, “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是____。
(3)材料4中曲线①②③分别代表____人口迁移、____人口迁移和____人口迁移,我国目前最主要的人口迁移类型是____人口迁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西藏拉萨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读“美国本土老年人迁移方向(1955-1960年)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美国许多老年人在退休后向南方“ ”迁移。 这些地区的优势条件是 (4 分)
(2)此类人口迁移按地理范围划分属于 人口迁移,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受 因素和 因素的影响。
(3)纵观全球,人口迁移是各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另一因素,下列关于我国人口迁移叙述正确的是
A.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数量较少,规模较小,多以自发性迁移为主 |
B.城乡和地区间巨大的收入差距是促进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最根本原因 |
C.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省际人口迁移来看,西藏和新疆是迁入、迁出平衡地区 |
D.“一江春水向西流”形象写照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中国人口迁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质量检测考试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第三、 题型:综合题
(10分)当丰田汽车正在向世界第一个年产千万辆汽车企业的目标迈进时,底特律上空正被上亿美元的亏损和裁员的阴云所笼罩;随着日本汽车企业和欧美汽车厂实力的此消彼长,世界汽车产业制造中心正向亚洲转移.读题33"世界汽车工业转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汽车工业的生产属于生产协助联系中的------型.(分散 集中)
(2)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的汽车产量居世界第一,其主要原因是:
A.原料和燃料资源丰富 B.临近港口,交通运输便利
C.分布集中,集聚效应显著 D.重视科学技术投入
(3)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国,第三大汽车生产国,中国汽车产量迅速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 B.潜在巨大的消费市场
C.地形和气候条件适宜 D.劳动力资源丰富
(4)美国福特公司生产的汽车,其主要零部件的生产分散在15个国家和地区,这样布局的目的是为了市场上的交易费用,降低_________ .提高经济效益,在全球寻找最优_________ ,以获得最佳的效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高一下期期中考试地理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读图和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资料:
山东省寿光市总面积2180平方千米,人口104万。20世纪80年代以来,寿光市采用了冬暖式大棚种植蔬菜技术,引进诸多国外蔬菜新品种,应用了大量生产新技术。短短几年,蔬菜大棚面积发展到了70万亩,年产蔬菜30亿公斤。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国蔬菜之乡”,寿光蔬菜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个大中城市,并远销日、韩、俄等国。
寿光农业优势突出,农业先进技术和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5%和98%,科技对农业贡献率达58.6%,但为了提高蔬菜产量,过多使用农药和化肥对土壤和水源产生了一定影响。
(1)分析图7中信息,说出寿光市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区位因素。(答出三项即可得3分)
(2)根据资料和图中信息,说出寿光市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社会经济因素。(答出两项即可
得2分)
(3)蔬菜属于易腐烂产品,能够销往全国很多省市并远销日、韩、俄等国,需要 条件的改善和 技术的发展才能得以实现。
(4)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寿光市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可以有 。
A.观光农业 | B.无污染的绿色食品 | C.扩大用材林面积 | D.生态旅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