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下图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是_____ 。
(2)图中伞表示的是_______ ,它主要分布在大气层的 ____层,其主要作用是 __________ 。产生图示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_________。
(3)图示环境问题将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 (只少两点)

(1)(南极上空)臭氧层受到破坏 。
(2)臭氧层;  平流层; 吸收太阳紫外线;  人类使用冰箱、空调时释放出的氟氯烃化合物,上升到平流层后,通过光化学反应大量消耗臭氧。(
(3) 一方面直接危害人体健康(患皮肤癌的机会增多);另一方面还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等。(只要合理就可给分,每答到一点可得2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2009年12月7日—18日,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节能
减排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读图回答问题。(8分)

(1)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的变化影响很大,最明显的除全球气候变暖以外,还出现了                
         等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哥本哈根协议草案》主要是限定         气体的排放量。汽车尾气排放主要产生哪些有害气体                  。(4分)
(2)下列现象属于环境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作用于人类的是(   )(1分)
A.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
B.臭氧层空洞导致皮肤癌患者增多
C.日本群岛发生火山地震
D.生态农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又改善了环境
(3)请你从地理的角度说出开展“无车日”活动的积极意义。(写出3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目前人们一般把PH值小于      的雨水称为酸雨,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                           
(2)读甲图可以看出,下列国家中酸雨最严重的两个国家是(   )
A.西班牙B.意大利C.冰岛D.瑞典 E.爱尔兰 F.德国
(3)分析图乙,我国酸雨主要分布在      气候区,酸雨的主要类型是        ,我国的煤北多南少,而重酸雨区却都集中在南方,其原因是:.                       
(4)酸雨对非生物造成的主要危害有.                          ,对生物资源造成的主要危害有                                                               
(5)除酸雨以外,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还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电子垃圾是困扰全球的大问题。特别是发达国家,由于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电子垃圾的产生速度也更快。据统计,德国每年要产生电子垃圾180万吨,法国是150万吨,整个欧洲约600万吨。而美国更惊人,仅淘汰的电脑很快将达到3亿—6亿台。
材料二:广东省某县的农村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农民感冒发烧,打针吃药很长时间不能好,体质也不如从前,当兵体检很多都不合格。记者前去调查,原因是:废旧电脑大量从国外进入我国,当地农民自己拆卸,从中提取大量的重金属,如:镉、汞、金、铜等物质,废弃的电路板堆放河边,而水冲刷后直接流入村边的河流,使得河水中鱼类大量死亡,人们饮用井水中出现悬浮的油状物。
(1)处理废电脑成本很高,一般采用深埋的方法,这样会对环境产生怎样的污染?(4分)
(2)对废弃的电脑拆卸后随意堆放,会对环境产生什么样的污染,结果会怎样?(4分)
(3)废弃物堆放河边,村民饮用的地下水为什么会出现油状的悬浮物?(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现象,哪些主要是由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           
①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          ②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
③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水土流失  ④上海地面下沉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4年七大水系水质类别比例比较图。

材料二:2004年黄河水系水质类别比例图。

(1)如按水质由好到差顺序排列,请写出水质列前两名的河流名称。
(2)上述河流中水质最差的是哪一条并分析其原因。
(3)据2004年黄河水系水质类别比例图,说明黄河水系水质类别状况并提出改善黄河水质的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2006年5月21日,日本科学家小组表示,由于消耗臭氧的气体排放量减少,南极上空臭氧空洞可能于2050年消失。读图,完成5~7题。

大气臭氧的季节变化和纬度分布(引自《大气科学辞典》)
小题1:就纬度而言,图中臭氧总量的极小值出现在
A.赤道附近上空B.北半球中高纬度上空
C.南极上空D.北冰洋上空
小题2:就季节而言,图中南北半球臭氧含量的极大值均出现在
A.夏季B.冬季C.春季D.秋季
小题3:臭氧含量的减少,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是
A.吸收紫外线能力减弱,导致全球气温下降
B.危害人体健康以及农、林、牧、渔业生产
C.导致海面上升,危害沿海地区
D.扰乱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某城市采暖期耗煤量曲线图,室内温度保持16℃。读图回答30—31题。

小题1:若在采暖时期适当增加室内温度,则最不可能发生的是
A.耗煤量增大B.烧排放的二氧化碳减少C.境会更加恶化D.内外温差会变大
小题2:为解决采暖期因耗煤而带来的问题,可采取的最优措施是
A.因地制宜利用地热等清洁能源,使空气洁净
B.用家庭空调制暖,使用方便
C.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集中供热,再送到采暖城市
D.减少煤炭使用量,增加石油消费的比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京都议定书》是一个旨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国际公约,最迟应在2002年实施,但时至今日,某些发达国家尚未正式批准这一议定书。发达国家的这一做法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
A.持续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破坏性原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