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某地某时段内迁入与迁出人口数的差值与总人口之比。读“2006年-2014年我国东部某省(市)人口增长率变动图”,完成第下列各题。
1.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总数( )
A.持续上升 B.持续下降
C.先增后减 D.先减后增
2.推断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城镇房价增长快 B.经济水平持续下降
C.产业升级和转移 D.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湖南衡阳八中高二上文科实验班二次月考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伴随着亚马孙雨林的大面积被毁,全球环境在恶化,气候在变暖,与此不同的是我国西双版纳地区的雨林地区却在发展生态农业。人们运用光在林中垂直衰减的原理,模拟雨林结构,建立起多层次的人工经济林,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充分利用光照,达到一地多用、增加收益的经济效果。比较亚马孙雨林与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发展现状,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地区发展的是生态农业,对此描述正确的是
A.充分利用光照资源和土地资源
B.模拟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
C.片面强调经济效益
D.环保却不经济
2.下列热带雨林开发方式中,不利于热带雨林保护的是
A.雨林观光
B.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C.生态旅游
D.发达国家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郸城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开学考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地球表面上,决定太阳直射最北界线和最南界线的条件是
A. 地球的自转运动 B. 地球的球体形状
C. 地球的公转方向 D. 黄赤交角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河北定州中学高三高补班上期8.21周练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地球公转局部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回答下列小题。
1.
A. 晨昏线ab将向东偏移 B. c地昼长将短于a地
C. b地开始出现极夜 D.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2.
A. 受西风带控制 B. 出现世界气温最高值
C. 河流处于汛期 D. 草木枯黄,野生动物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河北定州中学高三高补班上期8.21周练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年6月22日,“网络天文爱好者协会”的四位会员图示了各自所在地的太阳视运动状况,四幅图如下,试完成各题。
1.
A. 正午时,太阳位于人们的北方
B. 正午时,太阳位于人们的南方
C. 6月22日这一天,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到西南方向落下
D. 6月22日这一天,太阳从正东方向升起,到正西方向落下
2.
A. 丙地与甲地可能在某一日相等
B. 丙地全年小于乙地
C. 6月22日,甲乙之间的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D. 6月22日,甲以南的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河北沧州第一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北方某大城市自1982年以来,人口大幅度增加,下表为该城市各圈人口密度、面积等数据表。读表,回答问题。
1.2010年,该市人口分布最多的区域的是( )
A. 内圈 B. 第二圈 C. 第三圈 D. 第四圈
2.从城市功能分区的角度分析,内圈的人口密度变化不大,这可能影响内圈的( )
A. 商业与金融业的发展 B. 高等院校校区的扩建
C. 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 D. 工业部门的转型升级
3.从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角度分析,第四圈人口密度增长的主要动因是( )
A. 农业发展 B. 服务业发展 C. 工业发展 D. 旅游业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河北沧州第一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南、北方粮食、水资源、森林资源、人口分布对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 )
A.a表示人口,b表示水资源 B.北方的人均森林资源不到南方的一半
C.北方的人均水资源是南方的一半 D.粮食总产量南方多于北方
2.造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森林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两地区( )
A.光照差异大 B.人口数量差异大 C.水热差异大 D.降水差异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广东省高三8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自然灾害与防治)读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断甲、乙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湖北省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8月)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住宅的环境设计特别关注树种的选择与布局,不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不同影响。下图为华北某低碳社区(40°N)住宅景观设计示意图。回答下题。
1.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