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断崖的相对高度最可能为

A. 160mB. 260mC. 420mD. 500m

2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是

A. 由东北流向南B. 由东南流向西北

C. 由西南流向东北D. 由西北流向东南

3从N观景台到M观景台的山路

①有些路段沿等高线修建

②沿河谷迂回前进

③地形起伏较小

④呈“之”字形迂回前进

A. ①④B. ②③C. ①②D. ③④

【答案】

1C

2D

3A

【解析】

1图中断崖由4条等高线交会在一起,图中等高距是100米,依次依据陡崖相对高度计算公式:(n-1)d≤△H <(n+1)d(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n=4,d=100,陡崖相对高度范围是:300≤△H <500,420米在此范围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图中河流由高处流向低处,据图中等高线、指向标可知,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据图中山路走向看,有些路段与等高线平行,是沿等高线修建的,①正确;山路走向是和河谷大致垂直的,②错误;山路沿线,从N(200-300米之间)向下穿越山谷,再向上爬升到山顶M处(900-1000米),地形起伏较大,③错误;山路呈“之”字形迂回前进,选择在起伏和缓的地形,尽量顺等高线修建,路线平坦,易于施工且安全,④正确。①④正确,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 从欧洲迁往非洲B. 从北美迁往拉美

C. 从亚洲迁往拉美D. 从亚洲迁往欧洲

2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东北地区的老人到海南定居,则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 气候B. 地形C. 政策D. 经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2000年及2010年人口统计资料图,回答下面小题。

1有关图中人口统计数据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劳动力总数减少 B. 性别比例渐趋均衡 C. 城市化速度减慢 D. 老年人口数量减少

2下列文化现象对上题中统计数据变化有明显影响的是

A. 多子多福 B. 学而优则仕 C. 男女都一样 D. 安土重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两个地区河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气候资源分别是

A. 光照、水源 B. 热量、光照 C. 降水、热量 D. 热量、水源

2下列关于甲乙两地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四周高、中间低 B. 乙地西高东低

C. 甲地西南高、东北低 D. 乙地“三山夹两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地近三十年来土地利用和行政中心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当地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发展乡镇企业。据图分析该乡镇企业最先可能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A. 家具制造 B. 丝绸纺织 C. 奶酪生产 D. 甘蔗制糖

2关于该地区近三十年的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农业用地的变化符合因地制宜原则

B. M演变为该地区等级最高的行政中心

C. 交通运输线路逐渐发展成网状分布

D. N可能发展为该地区最大的商业中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考古发现,孤悬于南太平洋中部的复活节岛大约在公元600年前开始出现人类活动。如图为“复活节岛人口总量与环境承载力的关联变化关系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复活节岛( )

①t1时期,纯自然状态提供的物资可养活人口可达2000人左右

②t2时期,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使环境承载力提高

③t3时期,整个岛屿的社会、经济发展最为繁荣稳定

④t4时期,该岛屿的生态环境优于t2时期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

2关于复活节岛人口数量与环境承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口数量必须低于环境承载力

B. 人口数量的变化只受环境承载力制约

C. 环境承载力的大小不受自然资源因素的影响

D. 环境承载力是维持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底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有位记者曾到过图示地区(图a),发现在那里局部区域分布着很具地域特色的“蜂巢屋”(图b)。“蜂巢屋”一般由3至4个相连的土塔状建筑构成,土塔状建筑主体用规则的多边形土坯砌成,站在屋内仰望,仿佛置身于蜂窝中。当地气候夏季干热,冬季多雨,春秋多风沙,“蜂巢屋”充分适应了当地的气候条件,是当地典型的传统民居。

(1)指出“蜂巢屋”分布的地理位置。

(2)简述“蜂巢屋”所在地区气候特点的成因。

(3)请参照表中①④,简要说明②③“蜂巢屋”的建筑特点对适应当地气候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南亚地区的气候状况整体由冬夏季大气环流形势决定。下图示意南亚地区夏季风进退时间。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夏季风控制时间最长的地方位于

A. 西南部B. 东北部C. 东南部D. 西北部

23月到5月为南亚地区的热季,该季节南亚地区气温高的原因有

①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高度较大

②受东北季风控制,晴天多云量少

③西南季风到达带来的热量较多

④北方山地阻挡, 受冷空气影响小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3斯利那加每年3月份降水量最大。该月影响斯利那加的近地面大气环流状况为

A. 东北信风B. 盛行西风C. 西南季风D. 东北季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风蚀荒漠化是一种全球范围内的环境问题。风可将表层肥沃的土壤带走,进而导致土壤肥力降低、

农作物减产。进入大气的尘土还会形成大气污染,影响生产生活。图12 为美国农田风蚀危害严重区分布示意图,图13 为甲区域各月风蚀危害强度变化图。

1)说出图中甲区域风蚀危害集中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2)从下垫面热力性质差异的角度,说明乙区域风力强盛的原因。

3)建设防护林是防治风蚀荒漠化的一种有效措施,试分析其防治风蚀危害的机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