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③时期以后人口迁移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B.生态环境恶化
C.技术人才外流 D.本地人口大量外迁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作业11区域活动专题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分布图,该时段该区域风向主要为偏东风,云量分布差异不明显。完成以下各题。
1.造成该区域东西部积雪深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降雪量 B.温度
C.光照 D.地形
2.图中M地积雪深度低于周围地区,该地可能是
A.农田 B.林地
C.城区 D.乡村
3.道路积雪会影响交通,应用GPS技术可以
A.获取道路积雪影像数据
B.解译积雪遥感影像
C.分析道路积雪空间分布
D.确定待救援车辆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作业8农业专题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水稻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受自然条件和农业发展状况影响,其空间分布不断变化。下图为我国1980~2010年中国水稻种植面积及总产量重心迁移轨迹。读图回答各题。
1.1980~2010年我国水稻产量重心( )
A.迁移距离和幅度小于面积重心
B.主要迁移方向表现为“北进东移”
C.总体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
D.与种植重心空间变化规律不一致
2.我国水稻重心迁移轨迹表明( )
A.西北地区的水稻总产量增加
B.南方地区的商品粮地位上升
C.北方地区水稻生产效率上升
D.西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扩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作业7城市专题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城市热岛已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图甲为北京市城区与郊区地表温度的季节变化,图乙为北京市热岛效应四季的强度和空间范围遥感图像。读图完成以下各小题。
1.图乙中与北京市春、夏、秋、冬四季热岛对应正确的是( )
A.a、b、d、c B.a、c、b、d
C.d、c、a、b D.c、d、b、a
2.图乙d中出现低温冷岛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①该季节郊区植被覆盖率高,白天升温慢
②该季节郊区地表裸露干燥,白天升温快
③该季节城区污染物多,白天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④该季节城区污染物扩散快,白天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少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作业6人口专题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为2002~2007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来人口为主。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年龄段(岁) | 迁出人数(人) | 迁入人数(人) |
700 | 800 | |
45~59 | 1 600 | 5 000 |
25~44 | 2 000 | 30 000 |
15~24 | 2 400 | 27 500 |
0~14 | 640 | 5 000 |
1.上表反映的人口迁移对该市的影响是( )
A.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B.扩大环境人口容量
C.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 D.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
2.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是( )
A.环卫人员 B.中小幼教师
C.工程技术人员 D.建筑设计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作业6人口专题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面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武汉市城区图(图甲)
材料二:主要人口迁出省份迁往武汉市的人口统计图(图乙)
材料三:武汉市迁入人口的来源地构成图及武汉市迁入人口就业结构图(图丙)
(1)结合材料一简述武汉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
(2)根据材料二、三说明武汉市迁入人口的地区构成特点?
(3)分析人口迁入对武汉市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作业5水体专题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水库调洪蓄洪功能示意图”,完成各题。
1.随着水库中泥沙淤积不断增多,a、b的变化特点是( )
A.a延长,b增大
B.a缩短,b增大
C.a缩短,b减小
D.a延长,b减小
2.若我国某大河(外流河)中上游修建多座调洪蓄洪功能为主的水库,则( )
A、枯水期下游流水搬运能力下降
B、三角洲面积增速减缓
C、下游流量季节变化增大
D、入海水量总量大幅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作业4大气专题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甲所示国家,每年春天都会吹起令人烦恼的“五旬风”,来自南方的风向北方吹,长达近两个月,请结合“五旬风”出现时的高空气压状况示意图(图乙),回答以下各题。
1.“五旬风”最可能的风向是
A.东北信风 B.东南信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2.该区的“五旬风”可能来自
A.南非高原 B.撒哈拉沙漠
C.纳赛尔水库 D.东非高原
3.下列不可能出现“五旬风”的地区有
A.澳大利亚 B.西欧
C.美国西部 D.中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作业2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下表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完成下列各题。
1.该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为
A、南北方向 B、东西方向
C、西北-东南方向 D、东北-西南方向
2.该小组绘制的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应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