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下图表示我国1990-2009年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变化轨迹(我国几何中心位于104.90E,36.20N)。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1990-2009年间
A.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一直在几何中心的东北
B.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之间的距离在不断缩小
C.人口重心移动幅度小于经济重心移动幅度
D.经济重心一直在向东南方向移动
小题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有助于缩小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的距离
B.人口重心南移主要是因为南方经济发展迅速,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C.2004年后,经济重心西移是因为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
D.2007年后,人口重心西移是因为中西部经济发展较快、人口自然增长率增高

小题1:C
小题2:D

试题分析:
小题1:将1990-2009年间的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经纬度与我国几何中心经纬度104.90E,36.20N比较可得出,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一直在几何中心的东南;1991年人口重心在经济重心偏西,1991年到1993年人口重心向西南移动,经济重心向东南移动,两者之间的在增大;1990-2009年间人口重心经、纬度最大移动幅度均小于0.2°,经济重心经、纬度移动幅度均大于0.3°,人口重心移动幅度小于经济重心移动幅度,选项C正确;2008年到2009年经济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D选项错误。
小题2:相对而言,我国人口重心偏西、经济重心偏东,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有利于经济重心西移,有助于缩小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的距离;改革开放后,南方经济发展快,在经济因素的驱动下,人口大量迁入,导致人口重心南移;2004年后,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是经济重心西移的原因;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2007年后,中西部人口仍然保持较低的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增高错误,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我国开始采取渐进、微调、各省不同步的方式启动“单独二胎”政策, 即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第一胎非多胞胎,即可生二胎。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启动此项政策的国情是
A.人口死亡率增高B.人口老龄化加剧
C.环境承载力提高D.城市化进程加快
小题2:此项政策实施,带来的影响最可能是
A.降低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B.使得人口增长模式转型
C.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D.加剧性别不均衡状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某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口持续增长。下图示意该地区25人/平方千米等人口密度线的变化。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对该地区人口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A.西北多东南少B.南多北少C.东北多西南少D.均匀分布
小题2:若A地区人口密度高于周边地域,其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A.水源充足B.资源开发C.交通便利D.地势高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下面“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回答题。

小题1:下列对“环境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①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环境容量在不断地加大
③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可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量
④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2: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按从优到劣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
A.ⅠⅡⅢB.ⅡⅠⅢC.ⅢⅡⅠD.ⅠⅢ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判断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请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
小题1:若某地区的人口数量与环境人口容量相当,则表明该地区人地关系协调。
小题2:若某地区的人口数量与环境人口容量相当,则表明该地区人地关系协调。
小题3: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上是决策者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小题4:城市商业网点多以市场最优为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
小题5: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工业相比,具有无污染、附加值高等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图为“20世纪世界人口、资源、环境污染的相关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下列关于人口增长、资源、环境污染相互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污染均呈负相关
B.人口增长与资源呈负相关,与环境污染正相关
C.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污染均无相关关系
D.人口增长与资源呈正相关,与环境污染呈负相关
小题2:由图所示可反映出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科技发展水平B.国家政策
C.环境质量D.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四幅人口变化曲线图,横轴表示时间。读图,回答题。

小题1:若纵坐标表示人口总量,则目前人口增长控制较为合理的是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若纵坐标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则四图中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变化趋势是
A.甲B.乙C.丙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下表是我国某科研机构于1995年对我国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的预计,据此回答有关问题。(10分)
对我国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的预计(1995年)
潜力地区
年生物量
(万吨)
可承载人
口(万)
最大可能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大兴安岭北部
4 800
480
38
东北地区
105 100
23 000
229
华北地区、黄土高原东部、苏皖北部、辽南
87 900
22 000
279
长江中下游
88 600
22 000
395
江南丘陵、南岭、武夷山区、四川盆地、湘西—黔东
229 700
57 000
427
台湾中北部、福建东南部、两广东南部、滇南
91 900
22 900
460
台湾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西双版纳、藏东南
22 400
5 600
486
内蒙古、宁夏、吉林西部、河西走廊、新疆
85 600
8 500
32
青海、西藏
10 000
1 000
4
(1)比较我国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地区的环境承载力有何差异?(4分)
(2)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能否向西部地区进行大量的人口迁入,试从人口合理容量角度加以说明。(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图1-13表示世界一些工业化国家人口的空间变化方向和趋势其中表示德国人口的空间变化的是      (    )
        
图1-13
A.①B.②C.③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