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图“2013年3月16日23时中国局部地面天气形势图(单位:百帕)”,回答下列问题。(共18分)

(1)图中甲地受          (高或低) 气压控制,其天气状况为              

(2)图示时间哈尔滨市的风向为        。与杭州市相比,哈尔滨市的风力       ,判读依据是哈尔滨市等压线                                   力大。 

(3)图中A天气系统是        ,其移动方向是        。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北京市的天气特点是                              

(1)高(2分)     晴朗(2分) 
(2)偏南风 (2分)       大(2分)   密集(2分)      水平气压梯度(2分) 
(3)冷锋(2分)    向东南方向移动(2分)      云量增多,气温下降,伴有降水(大风)(2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北京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图 “2013年3月16日23时中国局部地面天气形势图(单位:百帕)”,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甲地受           气压控制,其天气状况为              

(2)图示时间哈尔滨市的风向为        。与杭州市相比,哈尔滨市的风力       ,判读依据是哈尔滨市等压线      ,水平气压梯度力      。 

(3)图中A天气系统是        ,其移动方向是        。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北京市的天气特点是              

(4)图中A天气系统过境时,给北京市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北省高三下学期五月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图中的两个地区是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两大地区。

材料二 2012年9月到2013年3月,我国西南部分地区持续少雨,气温偏高,遭遇严重旱灾。长期高温少雨,致使云南大部、贵州大部、川西高原南部、广西北部和东南部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对群众生活、农业生产、塘库蓄水、森林防火等造成极大影响。

材料三 淮河流域是我国洪水灾害发生频繁的区域,该地区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大的全流域性洪水灾害。

(1)读材料二,分析导致A图的中东部区域2012—2013年发生严重旱情除降水因素以外的其他主要原因。(6分)

(2)读B图和材料三,分析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水系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