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第聂伯河是俄罗斯欧洲部分的第二大河,欧洲第三大河。河流发源于海拔200~350米的分水岭上。流域北面有白俄罗斯山脊,流域南部是亚速海低地,长2200千米,流域面积50.4万平方千米。

 

材料二 第聂伯河流域图。

材料三 第聂伯河相关资料(见表2、表3)。

表2

流量分配

春季

夏、秋季

冬季

比例

61%

24%

15%

表3

河段划分

上游

中下游

多年平均径流量

1 380 m3/s

1 670 m3/s

(1)简述第聂伯河流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4分)

(2)第聂伯河流经的主要国家乌克兰素有“欧洲粮仓”之称,分析乌克兰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5分)

(3)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第聂伯河进行了干流的梯级开发,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说明第聂伯河梯级开发应注意的问题。(3分)

 

【答案】

(1)时间分配:降水季节变化大,冬季降水多,以降雪为主,夏秋降水较(2分);空间分布:(西)北多,(东)南少。(2分)

(2)温带大陆性气候,生长期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利于粮食作物高产稳产;地处东欧平原,耕地面积广,利于种植业发展;世界著名黑土区,土壤肥沃;众多河流流经,水源丰富;市场广阔;农业发展历史悠久,耕作经验丰富;地广人稀,适合大规模机械化作业;重工业发达,农业机械化水平高。(5分)

(3)组建流域开发机构,统一管理开发;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注意综合开发;根据流域环境特征,灵活选择开发方式,形成独具特色的开发模式;不断加大开发力度,逐渐实现全河开发,梯级施工;提高流域的开放度,注重招商引资,加强对外交流与联系;强调环境保护,重视水源涵养(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资料可以看出:第聂伯河流量季节分配春季占比例最大,而其上游支流主要在500N以北,纬度高,冬季寒冷,降雪量大,但不融化,到了春天,气温回升,冬季的积雪融化,积雪融水是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从时间分配上看:第聂伯河降水季节变化大,冬季降水多,以降雪为主,夏秋降水较少;从空间分布上看:冬季降水主要是西风带的影响所致,所以(西)北多,(东)南少。

(2)第聂伯河流经的主要国家乌克兰素有“欧洲粮仓”之称,乌克兰地处亚欧大陆中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相比俄罗斯,乌克兰生长期长、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利于粮食作物高产稳产;地处东欧平原,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利于种植业发展,利于机械化作业;这里是世界著名黑土区,土壤肥沃;众多河流流经,水源丰富;有广阔的欧洲市场;农业发展历史悠久,耕作经验丰富;地广人稀,适合大规模机械化作业;重工业发达,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使乌克兰成为欧洲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国。

(3)第聂伯河是俄罗斯欧洲部分的第二大河,欧洲第三大河,河网密集。第聂伯河梯级开发:先要组建流域开发机构,进行流域的统一管理开发;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注意综合开发;根据流域环境特征,灵活选择开发方式,形成独具特色的开发模式;不断加大开发力度,逐渐实现全河开发,梯级施工;提高流域的开放度,注重招商引资,加强对外交流与联系;在开发的同时还要强调环境保护,重视水源涵养,整个流域生态保护。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流域环境特征与开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地下水是我国北方地区及许多城市的重要供水水源。地下水的数量受储存条件和补给条件的限制,是随时间变化而又相对稳定的资源;地下水水质一般优于地表水。近20年来,在地下水开发利用方面出现了一些严重的问题:一些地下水开采区补给条件发生了变化,使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量及可开采量锐减;一些地区污水渗透加大及含盐浓度变化,使地下水质出现明显恶化;更有甚者,一些地区不顾地下水的承栽能力.盲目地集中开采,导致当地采补严重失衡,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引发了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海(成)水入侵以及荒漠化加剧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材料2:中国各地区地下水资源分布图(台湾资料暂缺)。

(1)有利于地下水储存和分布的地质构造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我国地下水资源的地区分布规律是                                             

(3)与周边省区相比,贵州省地下水资源较贫乏,原因有               (填正确项字母)。

  A.降水稀少

  B.多山问盆地

  C.石灰岩广布,地下含水层少

  D.地下多暗河、溶洞

  E.地下水开采量大

(4)我国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今后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2007年1月17日,民政部副部长在答记者问中指出:“2010年中国自然灾害严重。台风、洪涝、旱灾、风雹、地震、低温冷冻、雪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病虫害等各类自然灾害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因灾死亡3 186人,紧急转移安置1 384.5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41 091.3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5 408.9千公顷;倒塌房屋193.3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 528.1亿元。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等地受灾严重。与近年相比,2010年自然灾害是1998年之后最为严重的一年。与1999年以来相比,2010年因灾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为8年来的最大值,紧急转移安置人数仅小于2010年,因灾倒塌房屋仅次于2003年和2010年。”

(1)分析说明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频率高的主要原因。

(2)地震是一种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简述构造地震的产生机制。

(3)自然灾害主要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会起到加剧或减轻的作用。分析说明人类活动会加剧自然灾害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2007年1月17日,民政部副部长在答记者问中指出:“2010年中国自然灾害严重。台风、洪涝、旱灾、风雹、地震、低温冷冻、雪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病虫害等各类自然灾害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因灾死亡3 186人,紧急转移安置1 384.5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41 091.3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5 408.9千公顷;倒塌房屋193.3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 528.1亿元。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等地受灾严重。与近年相比,2010年自然灾害是1998年之后最为严重的一年。与1999年以来相比,2010年因灾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为8年来的最大值,紧急转移安置人数仅小于2010年,因灾倒塌房屋仅次于2003年和2010年。”

(1)分析说明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频率高的主要原因。

(2)地震是一种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简述构造地震的产生机制。

(3)自然灾害主要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会起到加剧或减轻的作用。分析说明人类活动会加剧自然灾害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2007年1月17日,民政部副部长在答记者问中指出:“2010年中国自然灾害严重。台风、洪涝、旱灾、风雹、地震、低温冷冻、雪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病虫害等各类自然灾害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因灾死亡3 186人,紧急转移安置1 384.5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41 091.3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5 408.9千公顷;倒塌房屋193.3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 528.1亿元。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等地受灾严重。与近年相比,2010年自然灾害是1998年之后最为严重的一年。与1999年以来相比,2010年因灾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为8年来的最大值,紧急转移安置人数仅小于2010年,因灾倒塌房屋仅次于2003年和2010年。”

(1)分析说明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频率高的主要原因。

(2)地震是一种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简述构造地震的产生机制。

(3)自然灾害主要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会起到加剧或减轻的作用。分析说明人类活动会加剧自然灾害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