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2003年温家宝三次考察东北,与当地领导干部、企业负责人共商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大计;在长春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座谈会,并作了重要讲话。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有关老东北工业基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钢铁工业是东北发展最早的工业部门B.大连不属东北工业基地范围
C.东北工业基地交通运输以水运为主D.东北三省都属于我国中部经济带
小题2:90年代初期以来,东北工业基地衰落的原因有(  )
①产业结构老化        ②部分矿产区资源枯竭 
③沿海新兴工业区的冲击 ④钢材质量太差,使消耗量减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小题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加强老工业基地的更新改造、升级换代,摈弃原有特色
B.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C.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D.发展科技,重视人才

小题1:A
小题2:A
小题3:A

小题1:本题考查东北工业基地。东北工业基地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工业部门以传统工业钢铁工业为主,主要的运输方式为铁路,辽宁属于东部经济地带。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传统产业衰弱的原因。东北工业基地衰落的原因有产业结构老化,部分矿产区资源枯竭,沿海新兴工业区的冲击。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3:对于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会经历匹兹堡的类似的问题,如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单一等,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提高资源利用率、深度,依靠科技发展新兴工业,调整产业结构,治理环境污染,保护城市生态,才能从苦境中走出,使区域产生新的增长活力,达到区域经济复苏目的。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图“中国攀枝花工业区(甲)和德国鲁尔区(乙)图”,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两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A.廉价劳动力丰富B.水能丰富C.煤炭资源丰富D.铁矿资源丰富
小题2:从图中看,两工业区钢铁工业生产的共同运输方式是(  )
A.海洋运输B.管道运输C.航空运输D.铁路运输
小题3: 图示两工业区均有河流流经,但乙区的内河航运发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资源分布B.地表形态C.城市规模D.市场需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图为“鲁尔工业区示意图”,读图回答33~34题。

小题1:下列有关鲁尔区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中,不正确的是
A.丰富的煤炭资源B.广阔的市场
C.丰富的铁矿资源D.丰富的水源及便利的水运
小题2:20世纪中叶,一些新兴企业不愿到鲁尔区落户,其主要原因是
① 鲁尔区工业企业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② 鲁尔区公共设施不齐全,劳动力素质较低 ③ 鲁尔区用地紧张 ④ 鲁尔区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与传统工业区相比,意大利新工业区的特点是                         
①以雇员在2500人以上的大中型企业为主   ②以轻工业为主
③生产过程大多是相对集中                ④生产高度专业化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9分)

(1)完成下列表格。(5分)

(2) 借鉴鲁尔区整治经验,请你为振兴东北工业区献计献策(至少两点)。(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鲁尔区在治理过程中,有的钢铁公司将高炉建在荷兰海边的主要原因是
A.接近消费市场B.充分利用荷兰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C.接近能源地D.就近获得通过鹿特丹港口的铁矿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德国鲁尔区相继遇到了产品滞销的“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总体规划。结合下图,完成:

上图曲线①②③依次表示
A.第一、第二、第三产业B.第三、第二、第一产业
C.第二、第三、第一产业D.第三、第一、第二产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图13为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左上方为鲁尔工业区A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对比分析两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优势,完成表2内容。(6分)

(2)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的在繁荣。其发展经验对沪宁杭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启示?(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发展涌现出三种模式:苏南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和温州模式。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苏南模式的特征是以集体经济为主要体制,以市场调节为主要手段,带动经济全面发展。珠江三角洲模式的特征是以中外合资企业为起点,聚合海内外资金和人才,通过市场导向,实行进口替代策略,生产“国产洋货”,带动整个区域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温州模式的特征是以个体经济家庭经营为起点,以股份合作制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核心,以小商品生产为主导。
材料二 温州的乡镇
企业分布有一个显著特点:同一行业或同一产品成片发展,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区域经济格局。在专业村、专业乡的基础上形成一个专业商品产销基地。同一个专业商品产销基地中,多家企业同时生产同一种面向市场的最终产品,企业间互不联系。
(1)图中a所示地域乡镇企业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什么?(6分)
(2)图b所示地域与a、c两地相比较,促使该地区乡镇企业实施这种发展模式的主要区位优势条件是什么? 目前图b所示地域所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8分)
(3)近年来,欧美国家多次发起针对我国的反倾销调查,该图c所示地域商品出口也受到了影响。请结合意大利普拉托新兴工业的发展经验,谈谈你对该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看法。(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