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天然气水合物形成于低温、高压且气体充足的环境,由水分子和气体分子组成,外貌类似冰雪,可以像固体酒精一样被点燃,被称为“可燃冰”,多分布于深海海底。我国将于2017年开展“可燃冰”开采。完成下列问题。
【1】除深海外,大陆地区可能储藏着巨量“可燃冰”的是
A. 北极地区 B. 四川盆地 C. 澳大利亚大陆 D. 波斯湾地区
【2】与常规天然气相比,“可燃冰”
A. 为清洁能源 B. 能量来自地球内部
C. 开发成本高 D. 为可再生资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东部海滨城市德班召开,大会重点关注了二氧化碳排放。完成下题。
【1】2009年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有 ( )
①推广太阳能、核能 ②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 ③增加森林面积 ④提高单位GDP能耗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成功实施五年以后,国家又制定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确定的主要依据是
①自然条件好②生产规模小③产业化基础强④劳动力数量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以下各地区与优势农产品相一致的是
A. 成都平原——苹果、油莱、柑橘 B. 南疆地区——棉花、水稻、大豆
C. 渭河平原——小麦、玉米、柑橘 D. 海南岛——天然橡胶、甘蔗、出口水产品。
【3】国家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重大意义包括
①是解决我国粮食短缺的唯一选择 ②是保障农产品基本供给的重大举措 ③是增强农产品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④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手段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不同区域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是不同的,同一种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产生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
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②灾害强度的差异 ③自然灾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表层环境中 ④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②
【2】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且防抗灾能力强,关于其灾害危害程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高 B. 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C. 损失数量大,影响程度小 D. 很难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存续问题,是德班大会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经过近两周“马拉松式”的谈判,会议当地时间11日凌晨在南非德班闭幕,大会通过决议,建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决定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启动绿色气候基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京都议定书》要解决的问题是( )
A. 酸雨问题 B. 臭氧层破坏问题
C. 核扩散问题 D. 全球变暖问题
【2】下列哪个国家最急切盼望《京都议定书》第二期承诺能坚决早日执行( )
A. 俄罗斯 B. 美国
C. 中国 D. 马尔代夫
【3】发达国家率先承担先减多减限制的义务,说明( )
A. 地球上二氧化碳的增多都是由已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造成的
B. 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低,不承担减排限排的义务
C. 国际环保中,无论国家大小,承担责任是相同的
D. 国际环保中,应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新能源,目前人们对其利用越来越广泛。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属于人类对太阳能间接利用的是
A. 太阳灶
B. 太阳能热水器
C. 地热能
D. 煤炭
【2】下列地区,最适合用太阳灶做饭的是
A. 低纬度的海南岛
B. 热量充足的四川盆地
C. 海拔高空气稀薄的青藏高原
D. 地广人稀的东北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的能量源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热带与寒带生物量的差异与太阳辐射有关
B. 太阳辐射能量中只有一小部分到达地球,成为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变化的主要动力
C. 水能、风能是由太阳辐射的能量转化而来
D. 太阳辐射能量巨大且集中,容易被人类直接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中国产业转移“西进运动”渐成燎原之势。富士康集团从深圳到郑州等地设立新工业园;惠普公司关闭上海工厂,在重庆设立电脑制造基地……,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1】“西进运动”
A. 是以生产成本的地区差异为主要驱动力 B. 是西部地区交通条件改善的必然结果
C. 代表了工业由分散走向集中的发展方向 D. 反映了市场需求对工业的影响减弱
【2】【2】“西进运动”的有利影响有
A. 促进西部逆城市化的发展 B. 导致东部工业化水平降低
C. 带动人口大规模向西迁移 D. 促进东、西部产业结构调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搭载嫦娥三号运载火箭在我国西昌(102°E,28.2°N)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中国人“奔月”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据此完成以下两题。
【1】此时,世界已进入12月2日的地区面积约占全球范围的( )
A. 全部
B. 将近1∕4
C. 超过1∕3
D. 大约1∕2
【2】地处四川大凉山腹地的西昌素有“小春城”之称,年平均气温17℃,是我国年气温变化最小的地区之一。这主要是由于该地( )
①纬度低 ②海拔高 ③降水多 ④云层厚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