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瓷胎竹编起源于清代中叶,当时主要用做贡品。它以景德镇名瓷为胎,精选四川邛崃山一带阴面生长2—3年、节距2尺左右,无划伤斑迹的壮竹,经过破竹、烤色、抽匀等十几道手工工序,“百斤原竹只抽丝八两”。生产全凭双手和一把刀进行手工编织。制作一套竹丝扣瓷耗时达数月之久。20世纪50年代经重新发掘、恢复古法生产,以其纪念性、地方性成为中外宾客优选的旅游纪念品。2010年,仅有70多名师傅会此手艺,现已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近些年来,“瓷胎竹编”得以重新发掘和传承的主要原因是( )
A. 政策扶持B. 原料替换C. 市场需求扩大D. 生产工艺改进
【2】当今“瓷胎竹编”产业从业人员极少的根本原因是( )
A. 地域性强,传承手段单一B. 纯手工制作,生产效率低
C. 技术要求高,制作周期长D. 选材苛刻,瓷胎与竹丝要求严格
【3】下列城市最适合把“瓷胎竹编”纳入旅游规划的是( )
A. 杭州B. 景德镇C. 成都D. 北京
【答案】
【1】A
【2】A
【3】C
【解析】
20世纪50年代经重新发掘、恢复古法生产,近些年来,“瓷胎竹编”得以重新发掘和传承的主要原因是政策扶持。“瓷胎竹编”产业从业人员极少的根本原因是选材地域性强,传承手段单一,纯手工生产。
【1】20世纪50年代经重新发掘、恢复古法生产,以其纪念性、地方性成为中外宾客优选的旅游纪念品。近些年来,“瓷胎竹编”得以重新发掘和传承的主要原因是政策扶持,A对。原料没有替换,B错。作为旅游纪念品,市场需求不是主要原因,C错。生产工艺仍是古法生产,D错。
【2】它以景德镇名瓷为胎,精选四川邛崃山一带阴面生长2—3年、节距2尺左右,无划伤斑迹的壮竹,经过破竹、烤色、抽匀等十几道手工工序,当今“瓷胎竹编”产业从业人员极少的根本原因是地域性强,传承手段单一,纯手工制作,A对。生产全凭双手和一把刀进行手工编织,纯手工制作,生产效率低,制作一套竹丝扣瓷耗时达数月之久,制作周期长,是直接原因,B、C错。选材苛刻,瓷胎与竹丝要求严格是技术原因,D错。
【3】“瓷胎竹编”用材料是精选四川邛崃山一带阴面生长2—3年、节距2尺左右,无划伤斑迹的壮竹。选项城市最适合把“瓷胎竹编”纳入旅游规划的是成都,距邛崃山最近,C对。杭州、景德镇、北京距邛崃山远,不适宜,A、B、D错。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两条大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河下游和乙河上游流域面积均较狭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 甲河下游受气候影响,乙河上游受地形约束
B. 甲河下游受地形约束,乙河上游受气候影响
C. 均受地形约束
D. 均受气候影响
【2】关于两河流域地理环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甲河上游地区终年少雨,荒漠广布
B. 乙河上游地区终年多雨,降水季节均匀,森林茂密
C. 甲河下游地区草场广阔,乙河下游地区水田连片
D. 目前乙河河口三角洲扩展速度快于甲河河口三角洲
【3】关于两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 )
A. 甲河上游重点利用水能发电、发展航运、发展种植业
B. 乙河上游重点建设自然保护区、梯级开发、发展旅游
C. 甲河下游利用水能发电、保护植被生态、发展畜牧业
D. 乙河下游开发水能资源、保护水质、发展灌溉农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赤道纪念碑示意图和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赤道纪念碑的影子指向正北且一年中最长时,右图中Q城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___。
(2)右图中20℃等温线分布有几处弯曲变化,分析其形成原因。
①大陆上等温线向南弯曲②大陆上等温线向北弯曲③海洋上等温线向南弯曲
⑶简析乙海域正常年份洋流运动主要形式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①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②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为“甲、乙两城市1月、7月均温与降水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两城市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位于北半球,乙位于南半球 B. 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
C. 甲、乙均位于北半球 D. 甲、乙均位于南半球
【2】下列城市中,气候特征与甲城市最相似的是( )
A. 哈尔滨 B. 乌鲁木齐 C. 上海 D. 拉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河漫滩剖面示意图。河漫滩位于河床一侧或两侧,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的沉积作用形成,在洪水期才被河水淹没。完成下列各题。
【1】容易形成河漫滩的河段是
A. 山区河流落差较大的河段 B. 流量季节变化大、崎岖峡谷河段
C. 平原水位季节变化小河段 D. 流量季节变化大、地势平坦河段
【2】若图中河床各处岩性相同,图中流水沉积作用最明显的位置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由海底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绿岛位于台湾台东县东面33公里的太平洋中,又名“火烧岛”。绿岛多山,由于冬春季节强烈的西北风将海面的波浪刮起变成小雨点降落在岛上,使草木受盐分侵袭而干枯,故岛上多沙岩植物。绿岛位于日本暧流的通道上,附近又有涌升流存在,给绿岛带来极为丰富的热带海洋生物。
(1)简述绿岛上河流的水文特征。
(2)说明绿岛的形成原因。
(3)分析绿岛享誉“海中热带雨林”之称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及其郊区工业布局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A地早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棉油基地,中期当地改种蔬菜、瓜果、花卉,现在成为市区。导致A地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早期到中期:市场需求的增加 ②早期到中期:农业科技的发展
③中期到现在:传统工业的发展 ④中期到现在:城市化的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该城市传统工业区规模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早期到中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早期到中期——交通的发展
③中期到现在——产业的升级 ④中期到现在——环保的需要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流冰”指的是随水流动的浮冰。每到1-3月,鄂霍次克海北部的浮冰会南下来到日本北海道沿岸,成为著名的流冰旅游景观。下图示意鄂霍次克海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动鄂霍次克海浮冰南下的动力可能是
①洋流 ②海陆风 ③季风 ④地球自转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鄂霍次克海流冰的形成,与黑龙江密切相关。其原因是
A. 汇入淡水,易凝结成浮冰 B. 江水流动,推动浮冰运动
C. 凌汛明显,带来大量冰块 D. 冲散海冰,避免海面封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某区域2002年~2015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02年~2015年期间,该区域( )
A. 控制工业废水排放阻碍了经济的增长
B. 人均GDP与工业废水排放量同步增长
C. 人均GDP持续增长,工业废水排放量先增加后减少
D. 人均GDP增长是以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增加为代价的
【2】该区域工业废水排放量在2005年发生转折,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人口规模减小 B. 经济增长放缓 C. 工业生产萎缩 D. 环保政策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