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正确反映我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曲线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在图示期间,与美国相比,我国 ( )

A.城市人口数较少 B.城市人口数增长率较低

C.城市人口比重较低 D.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率较低

1.D

2.C

【解析】

试题分析:

1.

2.2】美国为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中美国两国人口基数差异大,因此城市人口数量我国比美国大,发展速度我国比美国快,发展水平我国比美国低。故C正确。

考点: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特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醴陵四中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宿州市高二上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 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③促进产业转移 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C.生产规模扩大,势必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D.减轻了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高一上期末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读“某城镇工业布局简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

(1)计划在该城市建设电子工业基地、饮料厂、钢铁厂和化工厂,请在下表中按要求填上适当内容:

工厂

序号

布局理由

电子工业

饮料厂

钢铁厂

化工厂

(2)该城市工矿企业和汽车等交通工具排放的废物中含有大量的煤烟、粉尘、________化合物、________化合物和________化物等有害物质,严重污染了环境。

(3)为对“三废”进行有效处理,化害为利,可在有色金属冶炼厂附近再建一座________厂,宜在火电厂附近新建的工厂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高一上期末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受地形、河流等条件影响,A城市的城市地域形态和下列哪一城市最为接近?( )

A.上海 B.重庆

C.西安 D.兰州

2.D城市建设港口的有利区位条件有( )

A.纬度较低,港口水域全年不冻

B.位于河流人海口,常年不淤

C.地形平坦,便于港口建设,且腹地范围较广

D.海岸线平直,是天然良港,便于船舶进出和停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朝阳市高二上期末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第七次调查显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有林面积达到803.4万公顷,净增3.9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达8.87亿立方米,净增0.3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76.55%,增长了0.87%,森林资源总量恢复到林区开发初期水平。

材料二:十二五期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要完善森林火灾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完成森林火险预警系统和林火视频监测系统建设。

(1)森林火灾是导致大兴安岭地区森林资源破坏的原因之一,指出大兴安岭的森林火灾的多发季节?分析该季节火灾多发的原因。(4分)

(2)简述天然森林破坏给当地带来的环境问题。(4分)

(3)提出大兴安岭地区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朝阳市高二上期末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西电东送可以缓解东部日益严重的环保压力,主要是因为( )

A.西电东送使电价升高,东部用电量减少

B.西电东送使电价降低,使用环保电器者增多

C.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煤炭输入量减少

D.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工业成本降低,有能力改善环保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双选题

读下图,根据图上信息完成问题。

1.关于图中比例尺及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比例尺大约是图乙的10倍

B.图甲比例尺大约是图乙的1/2

C.图甲反映的地理事物比图乙详细

D.图甲反映的地理事物比图乙简略

2.图中相关点之间距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C之间的距离约为4440km

B.图中AC之间的距离大于BD之间的距离

C.图中AC之间的距离约为2220km

D.图中AC之间的距离小于BD之间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调研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20世纪50~90年代广东省年平均受灾情况统计表”,完成下列各题。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受灾人口(万人/年)

242

743

859

1226

1590

成灾农田(万公顷/年)

18.1

43.9

53.7

82.0

89.1

1.广东省突发性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居全国之首,其中最常见的气象灾害有( )

A.地震、洪涝、台风 B.台风、暴雨

C.低温冷害、冰雹、滑坡 D.海啸、风暴潮、干旱

2.一个时期以来,广东省受灾面积和受灾人口逐年上升的趋势,原因是( )

A.寒潮灾害频繁 B.居民防灾、减灾意识淡漠

C.季风环流改变 D.人口增长快,经济发展迅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