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 “珠江三角洲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①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②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不足

③污染浪费严重 ④沙质土壤,水分渗漏严重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2.该图河口段冬季容易发生的环境问题是

A. 暴雪 B.沙尘暴 C.咸潮 D.赤潮

3.该区域城市化发展模式应该是下图中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二10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表和图,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R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

耕地

林地

草地

荒地

其他

1978年

55.0%

19.8%

4.9%

15.4%

4.9%

2008年

40.2%

44.1%

6.2%

1.3%

8.2%

1.1978~2008年R河流域( )

A.径流季节变化增大 B.土壤层变薄

C.生物多样性增多 D.下游泥沙沉积增多

2.黄铜矿的开发利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

A.露天开采引发地面沉降;填埋、复垦

B.矿产冶炼导致土壤酸性大幅度增强;使用石灰中和

C.矿产开采造成水资源枯竭;跨流域调水

D.矿产冶炼导致大气污染加剧;建硫酸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高一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下肯定与太阳活动无关的现象是( )

A.有线电视信号突然中断 B.磁暴

C.出现美丽的极光 D.旱涝灾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高三全国大联考第四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城市首位度是指一个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数量的比值,表示的是首位城市的相对规模。下表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首位度变动表(1985~2009年)。据此完成各题。

1985年

2009年

地区

高首位度

中首位度

低首位度

地区

高首位度

中首位度

低首位度

2.275

东部

地区

5.257广东

1.843浙江

1.143广西

1.007河北

1.002山东

1.758

东部

地区

3.389海南

1.569辽宁

1.542广西

1.374河北

1.300广东

1.264山东

1.104福建

2.444

中部

地区

7.403湖北

1.975山西

1.638吉林

1.594内蒙古

1.543河南

1.009安徽

2.610

中部

地区

3.883湖北

3.609江西

3.083黑龙江

1.994吉林

1.990山西

1.861河南

1.811安徽

1.360内蒙古

4.419

西部

地区

10.26青海

6.060陕西

5.597甘肃

5.118云南

4.709西藏

3.069新疆

1.307四川

1.189宁夏

4.858

西部

地区

7.690青海

7.137云南

6.311四川

6.050陕西

4.682西藏

3.510贵州

3.228新疆

1.城市首位度与陕西省情况最接近的国家是

A.德国 B.新西兰 C.澳大利亚 D.墨西哥

2.目前中国城市首位度变化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

A.西部大开发使西部地区城市首位度下降

B.西部地区经济水平低,中小城市数量多、规模小

C.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快,城市体系完善

D.东部地区中小城市发展速度和规模大于大城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图 “我国资源调配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1)西气东输采用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2)指出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4分)

(3)西电东送中线工程主要调运的是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的水电,说明该水电调出区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4分)

(4)图中南水北调工程旨在解决北京、天津等地水资源短缺问题,分析北京、天津水资源短缺的主要人为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循环经济即是其中的一条重要措施。读“某地循环经济示意图”,下列对图中循环经济的理解,错误的是

A.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唯一途径

B.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实现废弃物再利用,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C.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能降低环境污染

D.在农业中推行循环经济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并增加就业机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各自具有的特征是

A.相对一致性和差异性 B.绝对一致性和相对一致性

C.差异性和整体性 D.地带性和非地带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高三全国大联考第六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典型的产业转移路径图。读图,完成各题。

1.下列四种产业的生产构成图中最有可能表示该产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日本先是该产业的转入国,后来又成了该产业的转出国,这是因为日本

A.市场狭小,产品主要销往国际市场

B.经济水平提高,劳动力成本上升

C.资源短缺,原材料运输成本大幅上升

D.海运发达,便于产业的迁入和迁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月考三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沙丘干旱地区的一种微地貌类型。下图为沙丘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沙丘形成原因,正确的是

A、泥沙在缓坡一侧被搬运,在陡坡一侧沉积

B.泥沙在陡坡一侧被搬运,在缓坡一侧沉积

C.泥沙在缓坡、陡坡均为搬运作用

D.泥沙在缓坡、陡坡均为沉积作用

2.下列关于该地沙丘特征的判断,正确的是

A.风力越大,沙丘坡度越陡 B.缓坡砂粒直径小于陡坡

C.缓坡一侧为迎风坡 D.该沙丘所在地主导风向是西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