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如果只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关于乙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时人口数量比③时多 B.④时人口数量达最小值
C.②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D.③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浙江富阳市高三上8月一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为某区域的海上航线示意图。在一艘驶往大西洋的轮船上,船员在图①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此时为世界时(中时区区时)4时。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四幅图中,与①处当日日出时刻相符的是( )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该船逆水航行 B.②处风平浪静
C.③地河流正值丰水期 D.④地森林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东北某黑土丘陵区南北坡坡度相同,其坡度小于东西坡,各坡向降水差异很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两个年份该区域各坡向侵蚀沟密度( )
A.西南坡大于东南坡 B.西北坡大于东北坡
C.南北坡大于东西坡 D.东南坡大于西北坡
2.侵蚀沟密度表现为南坡大于北坡的自然原因是( )
A.南坡为阳坡,积雪融化快,流水作用强
B.北坡为阴坡,昼夜温差大,冻融作用强
C.北坡为冬季风迎风坡,降水侵蚀力大
D.南坡为夏季风迎风坡,风力侵蚀力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浙江省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地球上,晨线和昏线相接时有两个分界点,位于北半球的分界点设为M,位于南半球的分界点设为N。图中的折线表示M一年内的纬度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一年内M最大纬度与最小纬度的差值约为( )
A.47° B.23.5°
C.94° D.66.5°
2.M为正午、N为子夜的时间段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浙江省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各题。
1.设A、B两地和B、C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分别为L1和L2,则( )
A.L1和L2相等 B.L1约为L2的一半
C.L2约为L1的1.5倍 D.L1约为L2的2倍
2.若飞机从图中D点飞往B点,沿最短航线飞行,其方向是( )
A.一直向东 B.一直向西
C.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D.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示意某山地顶峰周边的情况,阴影部分为终年积雪,甲、丁两地气温相同。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三地按气温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乙、甲 D.丙、甲、乙
2.该山地南坡属于( )
A.阳坡和迎风坡 B.阴坡和背风坡
C.阳坡和背风坡 D.阴坡和迎风坡
3.实际调查发现,该山地北坡植被生长状况优于南坡, 可能是由于北坡( )
A.降水丰富 B.热量充足
C.蒸发量小,水分条件好 D.流水堆积,土层条件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山峰与桥梁①的相对高度最有可能是( )
A.450米 B.650米
C.750米 D.850米
2.对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河流的流向为自东北向西南
B.地势由北、南、东三面向西部倾斜
C.②地夏季降水量大于③地
D.乙村易受泥石流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浙江省深化课程改革协作校高三11月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读甲、乙两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分布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甲山各自然带在南、北坡出现的高度差异,并简要分析原因。(3分)
(2)乙山海拔4000米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气温相当,但南坡的雪线却低于北坡,试简要说明原因。(2分)
(3)比较甲乙两山自然带带谱分布的主要差异,并简要说明其原因。(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湖北荆门市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B 自然灾害】(10分)
读我国2013年7月高温日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月高温酷暑对乙区造成的损失大于甲区,分析其原因。(4分)
(2)简述高温酷暑的主要危害。(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