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6.读图甲,关于我国共进行的六次人口普查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总数呈逐渐增长趋势
B.我国的人口出现负增长
C.第三次人口普查时,人口增幅最大
D.我国人口已进入低速增长相对稳定时期

分析 根据图中信息,我国的人口增幅在第三次普查后开始降低,我国的人口增幅并不是一直呈增长趋势.

解答 解:A、我国人口总数呈逐渐增长趋势,故不符合题意;
B、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正值,所以人口还没有出现负增长,故正确
C、第三次人口普查时,人口增幅最大,故不符合题意;
D、我国人口已进入低速增长相对稳定时期,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人口数量的变化,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与P、Q两国目前人口迁移情况类似的两个国家是(  )
A.中国、澳大利亚B.墨西哥、中国C.墨西哥、美国D.美国、澳大利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图中(  )
A.青海省受地震影响经济损失巨大
B.祁连山区,雪线高度由西向东逐渐升高
C.地处我国地势第三阶梯,年太阳辐射量较强
D.湟水谷地是青海重要的农业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①处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北风B.西南风C.东南风D.西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距地面6米以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森林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2005年与1990年相比,距市中心12千米处(  )
A.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减小
B.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C.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D.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分析“长期趋势曲线”可知,气候变化对西伯利亚地区的影响有(  )
A.可以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B.森林带分布范围向北扩展
C.高山上林带上限位置下降D.北部海岸线位置向南退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下表是位于我国两大地形区上甲、乙两地的气候和农业资料.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地区平均海拔(m)年均温(℃)年降水量(mm)主要农产品商品率(%)
约10001.838635
小于1015.2123224
(1)甲地区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其成因是离海远;处于大兴安岭的背风坡.
(2)甲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类型是牧业,简述促进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3)乙地区农业生产的地域类型是水稻种植业,简要分析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有利条件.
(4)简要分析乙地区农产品商品率低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对流层厚度因纬度和季节的不同而不同.上海地区一年中对流层厚度较薄的季节(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